首页 丞相微時妻[雙重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待我想想,」裴清榮拉住她的手,「不光是他一個,聖人又撥了不少賢才來南方,真有些奇怪,說不得真要去一趟,探探風聲。」

「好,」戚時微道,「等你定下來了,同我說一聲就成。」

「不過,」裴清榮又道,「好在我如今是知縣,不然還真不想帶你去。」

「這又怎麼說?」

裴清榮慢條斯理道:「知縣是正七品,你也有了安人誥命,夫榮妻貴,你如今也不必向七妹行禮,該是她奉承你了。不然,還真怕你受委屈。」

出嫁前,她雖居長,七妹卻是嫡女,有劉氏撐腰,戚時微因此頗受過些委屈,兩人碰面時,她還要給七娘行禮。只是這種細枝末節的事,無論前世還是今生,她都從未對裴清榮說過,也不知他是從哪兒知道的。

戚時微眼睛一熱,又是好笑又是感動,佯嗔著拍了裴清榮一下:「你莫胡說。」

「就當我是胡說吧。」裴清榮笑了下,握緊了她的手。

戚時微懶得再分說,只叮囑:「總歸他們也還有十幾日才來,也不急在一時,總之你定下了記得跟我說,我好預備車馬,擬定行程。」

「知道了。」裴清榮自無不應。

過幾日,門房又送一封帖子來,戚時微拿著看了,就是一驚。

「怎麼了?」石青提了茶壺,為她續上茶,問。

「這是吹的什麼風,老太妃竟也要來金陵了。」戚時微仍望著拜帖,神情莫測。

不光是老太妃一個人,還帶了楚王妃,楚王的兩個兒子,浩浩蕩蕩一群人下了江南,說是要替皇帝祭拜祖先墳塋。

說起來這也是一樁經年的公案,本朝立國時,都城原是金陵,因此帝陵自然也修在金陵,還特意擇了一處據說有龍氣的風水寶地。

後來蒙古人屢屢南侵,成祖爺原先就是封在燕地守邊的藩王,靖難後,成祖登基為帝,因北方邊境仍有蒙古屢屢滋擾,索性遷都北京,金陵就此成了陪都。

即便如此,為帝陵所擇的吉穴卻不好輕易擾動,恐傷損龍氣,因此照舊還在金陵,每朝皇帝駕崩後,依舊是回金陵安葬,每年四時八節,朝廷也會派人回金陵祭拜,還有專人守陵。

祭祀祖先這理由名正言順,沒人能夠置喙什麼,但老太妃一把年紀了,竟也被勞動來了金陵,還帶了楚王妃與楚王子嗣,這葫蘆里賣的什麼藥,戚時微卻猜不透了,待到晚間裴清榮回來,她便把帖子給了裴清榮讓他看。

「怎麼樣?」等裴清榮看完,戚時微便問。

「難說,」裴清榮還是穩穩的,只笑一笑,「說不得,咱們還真要跑一趟金陵了。」

「那我去叫人打點行裝。」得了他的準話,戚時微點一點頭。

「不忙,」裴清榮道,「我先寫幾封信,去探一探風聲。」

第49章 「你們姐妹重逢,也是難……

六月底,裴清榮安排好江寧諸事,帶戚時微來了金陵。

金陵還是一樣,繁華喧鬧,街上擠擠挨挨,車水馬龍,道路兩邊也是人挨著人,幾乎挪不動步子。馬車走得很慢,轉過兩條街,到了城中的官衙附近,這才清靜了起來。

因老太妃帶著皇嗣親自駕臨,為保皇家血脈安全,這附近的十幾處院落和好幾條街道都徹徹底底被清過一遍,尋常百姓和可疑人士都不許進入,外頭有著甲執銳的精悍兵士守著。畢竟不是皇帝親臨,不好興師動眾地動用禁衛軍,只帶了一支幾百人的衛隊沿途護送,好在金陵離楚王的封國很近,楚王亦派了幾百人來,排場很是氣派。

正式宴席定在酉時,戚時微和裴清榮卻要到得更早些。老太妃、楚王妃、楚王世子皆要親至,來的人不少,賓客紛紛,門前的馬車都排出很遠,待賓客都被迎進來,與主人家打了招呼之後,便依著安排各自去了不同的位置。

主人家還是趙彬,他是應天府尹,這也是理所應當的事。

裴清榮與戚時微被引到主院之中,花木蔥蘢,綠意盎然。趙彬與趙夫人坐在

一處涼亭中,下首是七娘戚時幼,與她的新婚夫婿,曹睢。

七娘瞧著沒變,還是一副小圓臉,微微昂著下巴,耳朵眼裡扎著燒紅的寶石耳墜子,穿了大紅色百蝶穿花的馬面,裙幅上金線一閃一閃,其下露出的鞋面也是繡工精緻,緞面上還鑲了兩顆龍眼大的珍珠,很是打眼。<="<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