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華京迷案錄[探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5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丟孩子的婦人急急忙忙糾正:「少俠,我兒今日出生六十一天」

「哪日生辰?」

丟孩子的婦人:「五月二十五。」

地上的婦人:「……五月十五日。」

謝汐樓不置可否,繼續往下問:「這孩子身上可有什麼印記?」

地上的婦人:「……」

丟孩子的婦人有些焦急,聲音中帶著哭腔:「我兒周身無胎記,但脖頸上有條還未痊癒的傷痕,是他前幾日自己撓的。這可算印記?」

謝汐樓微微掀開襁褓一角,尋覓片刻,果然在嬰孩身體和頭顱連接處的**里,瞧見指甲蓋長短的細小劃痕。

「……這孩子的脖子真是特別。」謝汐樓將襁褓掖好,遞還給丟孩子的婦人,「好好看顧,莫要再弄丟了。」

第53章 嬰兒哭2心動

丟孩子的婦人小心翼翼接過襁褓,橫抱在懷中溫柔搖晃,襁褓中的嬰孩很快便止了哭音。

眼睫毛上的淚水尚未低落,唇角已掛上淺淺笑意,是失而復得,是劫後餘生。

謝汐樓挪開踩人的腳,地上的婦人忙不迭爬起身,瞪著謝汐樓道:「你憑什麼說這孩子是她的?」

謝汐樓沒有回答,轉而問道:「你知道我為什麼確定你不是孩子的母親嗎?」

那婦人沒有說話。

謝汐樓道:「我曾聽家中長輩提過,剛出生的嬰孩頸骨未長成,無法支撐頭顱,到三個月時方能抬頭。為了保護他們的頸骨,通常是橫著抱。剛剛你路過我面前時,這孩子的腦袋靠在你的肩頭,因顛簸而不停撞擊,分明無法支撐。孩子不足三月,你卻豎著抱他,哪有母親會這麼傷害自己的孩子?」

圍觀眾人視線挪到

丟孩子的婦人身上,果然看到她橫著抱那嬰兒,輕輕哼著歌謠安撫,孩子在她的懷中漸漸止了哭聲,露出無齒的笑。

有陌生老婦人靠近襁褓中的嬰兒,看清後嚷嚷道:「老太婆我生養過五個孩兒,這小娃娃分明不足百歲,骨頭還是軟的,哪能豎著抱哩。小郎君,你說得對,這人絕不是這小娃娃的親娘,說不定就是咱們一直在找的偷娃娃的賊!咱們應該將她抓起來,扭送官府,讓少史大人決斷!」

經這老婦人一吆喝,一群人圍上前將偷孩子的人控制住,向官府的方向押送。百姓們氣勢洶洶,顯然極為痛恨這人,竟像是要將她活剝了。

孩子找到了,人販子抓到了,事情在謝汐樓心中已然了結。她還惦念著她的泡泡油糕,趁著無人注意,悄悄溜走。

小食攤前沒幾個人,鍋中熱油翻騰滾動,冒出一個又一個泡泡。白色的麵團被店家丟進熱油中,片刻後成了個金黃色的糰子,格外喜人。

謝汐樓買了六個油糕,等待時隨口與店家閒聊:「老伯,剛剛我聽那人說,大家一直在找一個偷孩子的賊,這是怎麼一回事?」

油膏老伯手上活計不停,回答道:「郎君不是華京人吧?」

「我來華京探親,前幾日剛到。」

「怪不得。這半年,華京城中丟了不少嬰孩,都是不到一歲的男孩。最初幾個如今日一般,父母或家中長輩抱著上街,被歹人偷走或是搶走。後來事情愈演愈烈,百姓們不敢帶著嬰兒上街,便鎖在家中,可這混帳東西趁著家中無人,撬鎖入內將孩子偷走。」

謝汐樓神色逐漸凝重:「京兆府不管?」

「這麼大的事哪能不管?京兆尹親自辦案,抓了不少人,可走失半年的孩子一個都沒尋回。如今,家中有男嬰的都不知如何是好。帶出門怕被人搶,鎖在家怕被人偷,只能寸步不離守著,眼睛都不敢挪開。」泡泡油糕炸好,店主將其包在油紙中,遞給謝汐樓,「拿好,小心燙。」

這麼難抓的人,就被她發現、抓住了?

謝汐樓接過油糕,越琢磨越覺得不對,發覺這案子或許沒這麼簡單。正準備去府衙看看情況時,一抬頭發現已走了很遠,在不知不覺間回到王府附近。

紙鎮剛準備出門,瞧見謝汐樓牽著毛驢,擰眉吆喝:「可算回來了,我正要出去找你呢。」

謝汐樓莫名:「找我?找我做什麼?」

「殿下請了太醫院楊院使到府中,為姑娘號脈,已等了許久。」

他快步走到謝汐樓身邊,牽過那匹灰不溜秋髒兮兮的小毛驢,嫌棄道:「王府馬廄里多少好馬,不少都是西域貢品,你怎麼偏偏看上一頭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