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霜霜便也點了頭:「好。那我去溪里下魚簍去。」

她前日剛跟小果學了怎麼下魚簍,這會兒正躍躍欲試呢。

三個孩子便結伴走了,蘭英嬸幫著看孩子,順道回去先把做餺飥要用的麵團揉好,醒一會兒後,放到水裡泡著。

沈獵戶恰也從山上回來了。

李秀婉看著他手裡的弩直發愣,看著他示範了兩遍,才回過神來。好似也不是很難?

等姜姀再次舉弓待射時,她手裡的弩機也扣好了。

隨著沈獵戶一聲令下,兩人齊齊地鬆手。兩支竹箭一支擦著稻草團飛過,一支在空中畫了個拋物線,斜插到了不遠處的一棵樟樹樹幹上,斷成了兩截。

這會兒真是誰都分不清自己射出的箭是哪支了。畢竟兩個人的準頭都稀爛,射天射地全靠運氣。因此見著那根斷了的竹箭,亦是齊齊地笑出了聲。

本打算臨近午時再收工回去,無奈姜姀第一日接觸弓箭,手臂實在是酸痛極了。李秀婉玩得起勁,扣動弩機的那隻拇指,也險些要打泡了。

沈獵戶便允了今日先歇下,明日也休息一日,等各人的雙手都恢復好了,再努力也不遲。

回去的路上,李秀婉依舊興致勃勃。平日裡也沒見她為了什麼事情高興成這樣,嘴上說著,臉上笑著,整個人看起來心情真是好極了。

連與哥兒和霜霜都受了她的感染。

為了對今日格外厲害的娘親施以褒獎,霜霜還從野地里,摘了一簇小黃花來:「娘,這個送給你。」

當然,有小果這個端水大師帶著,也沒把姜姀落下,另獻上了一簇小粉花:「姨姨,這個給你。」

姜姀拿著粉嫩可愛的小花,同樣也高興極了。

可惜家裡沒有花瓶,要不然就能將小花插在瓶子裡,當裝飾品放起來了。

腦中靈感乍現,姜姀忽然意識到,接下來上縣城,要賣什麼樣的貨品了。

花瓶!

在這個瓷器遍行的朝代,多數人家會選擇用瓷瓶作為家裡的花瓶。且花瓶的需求量不小,便是普通人家,稍微有點銀錢積攢的,也會想在即將到來的春天,在家裡放幾朵小花作為春日裡的點綴。

尤其是先前那些買過竹編燈籠的人家,若是能有竹花瓶作配,置於廳堂,豈不是更顯風雅。

品樣就此敲定,正巧蘭英嬸和李秀婉都在邊上,她便也同她們說了。

畢竟三家人都是「股東」,都有決策權嘛。想到的主意,也和她們商量商量為好。

李秀婉這個只收錢不參與製作的,沒太多話要說。反倒是蘭英嬸,一聽見「花瓶」二字,便眉頭緊皺,犯起了難:「花瓶怕是不好做啊。」

這話倒也是真。要想做出和瓷瓶同樣的圓潤瓶身,以及細長的脖頸子顯然難度太大,不適合兩人量產。那麼此竹編花瓶的樣式,便得仿照瓷瓶那般,再進行一輪改良。

姜姀想到了先前做的魚簍包。魚簍包雖也是類似的收口小包,那包口卻遠沒有瓶口收得那般細長。

可要是做成那種大剌剌的開口,作為花瓶的瓶口來用,未免在精緻程度上有所欠缺。等於在堂屋裡放了個魚缸,而非花瓶這種精巧的小物件了。

要麼就只能揚長避短,將花瓶的瓶身,做得比尋常更圓潤、膨大。而將收口的部分,做得更短小精悍。這樣做出來的花瓶,圓溜溜的一個也煞是可愛。真要擺到市面上去賣,估摸著能俘獲不少少女的芳心。

姜姀將想法一一道來:「這樣降低了花瓶的製作難度,也形成了咱們家的特殊風格。與市面上的瓷器花瓶,不僅在材質上有差,甚至模樣形狀,都有了很大的創新。賣東西嘛,講究的都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這樣的花瓶,肯定能賣得很好。」

周圍的幾人都紛紛點頭。

連三個小毛孩子都跟著附和。

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成品,姜姀同蘭英嬸約定好,等午食過後,再給這雙手一點時間歇歇,就開始竹編花瓶的打樣。

為了讓姜姀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李秀婉還特意燒了一鍋熱水,兌溫以後給她涮手。

得了熱水的撫觸,姜姀疼到發紅的掌心,頓時舒緩下去不少。她小心地在水中摩挲著雙手,將方才經與弓箭百般蹂躪的右手指縫,也細細用溫水洗了個乾淨。

等溫水泡了個半涼,午食的青菜瘦肉餺飥也出鍋了。

所謂餺飥,幾乎等同於後世常吃的揪面片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