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剛碰到舌頭,又是「嗷」的一聲,「好燙!」

這次沒有塞得滿嘴,倒是有空說話了。可即便燙到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還是捨不得把嘴裡的東西吐出來。

姜姀低頭瞅瞅,噯,嘴唇都燙得通紅了。無奈地搖了搖頭,又叮囑了一遍:「別著急,還有的是呢,小心嘴裡打泡。」

說著又心疼起來。一個鵪鶉而已,竟讓這孩子吃得這般不管不顧。平日裡連點兒油花都沒見著,真是吃了天大的苦。

小果稍微收斂了饞勁兒。姜姀說的,她也終於能聽進去些。

放慢了吃的速度,她用樹枝挑起兩個麵疙瘩,在嘴邊連吹好幾下。

只是方才那下燙得夠狠,舌頭應該已經被燙破。但姜姀才剛提醒過,自己又不敢再和她說,只能忍痛把碗裡的麵疙瘩慢慢吹涼了吃。

可惜舌頭被燙得麻了個透。明明是這麼好吃的面啊,年節時候都難得吃上一口的好東西,咋就沒味了呢。

看小果一聲不吭地小心吃著,姜姀就猜到,話還是說晚了。

她把手上的竹筒子放下,起身拿了個沒盛過湯水的,到溪邊打了一杯涼水,又回到裡屋:「以後吃東西要記得吹涼,總吃燙食對身體不好。」

小果默默點了點頭。這次燙得厲害,於她而言,算是不小的教訓。

姜姀卻知道,除了饞,她也是單純沒有吹涼吃的意識。

過去都是一大家子吃飯,主食大多時候是稀粥或者雜菜窩頭,等做好飯擺好碗筷挨個上桌時,粥餅都涼得差不多,最多就是個溫熱。

喝水也是,都是水缸里舀上來就喝。哪怕數九寒天,水缸上都結冰了,也是在冰面上鑿個口,直接喝生的。

農家人沒燒水的習慣。即便天冷,陳家那幾位也不會捨得費柴火讓她們燒熱水喝。以至於小果幾乎從小到大都不曾吃過燙食。

這次尚好,鵪鶉油水不多。肚子裡唯一一塊油脂也被她挖出來備用。熱湯燙得是狠,但總比被鋪滿了油的油湯燙了要好。

這樣的輕微燙傷,她童年那會兒也是經歷過的。睡個一夜差不多就能痊癒,所以她並不擔心。

含完涼水後,小果口腔里的知覺恢復不少:「娘,真的不疼了。」

姜姀斜睨她一眼道:「這時候終於敢說疼了?」

小果撓撓頭,扭捏了陣:「娘,我以後再也不吃得這麼急了。」

「倒不是急不急的問題。以後要是有哪兒不舒服,一定要和我說,沒必要硬撐著。咱們已經分出來了,不用再看別人臉色過活。」

小果乖乖應下,小口小口地把剩下的麵疙瘩吹涼了吃。

風捲殘雲後,竟連陶釜里的湯都沒剩下。

吃飽喝足,姜姀盤腿坐著,看著還未處理的黃燦燦的脂肪塊,摸了摸自己滾圓的肚子。

第6章 捉魚

陶釜還有餘熱,灶台里燒的火也未熄。姜姀把脂肪塊放進去,用樹枝倒騰著翻了幾個面。

熬出來的油只薄薄地把罐底潤了個油亮,不過也夠了。她二人肚子裡都沒什麼油水,今日頭天開葷,為腸胃考慮,近兩日只吃薄油,配上清淡的軟肉和疙瘩湯是最好的。

至於用鵪鶉肚子裡的油塊煉出來的這些,是留著給明日做飯用的。也是怕天氣還沒有涼透,生食放一夜要餿,所以給它做熟了放著。

不過熬油的味道可真香啊。要不是她現在已經是吃飽的狀態,恐怕還會忍不住用鍋里的熱油沖點麵湯吃。

姜姀撲滅了火,檢查過兩遍沒留下火星子後,這才把陶釜收拾起來。煉好的油就存在釜子裡,明日要做飯的時候拿出來熱熱就成。

在大瑨朝,按當地習俗,農家人一般日食兩餐。早一餐晚一餐,日中那頓基本上是省略的。要實在餓極,拿野菜餅啃兩口墊墊就過去,並算不得正餐。

但根據原身記憶,她在北方時家境尚好,每日吃的都是三餐。偶爾有事耽擱略過了午間這頓,就會用宵夜來補。所以這一帶日進兩餐的習慣,應該還是和貧窮有關。

不過說起窮,又有誰能比她們而今更窮呢。家徒四壁這個詞,簡直就是她們這間屋子的側寫,太形象,太真實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