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皇位能坐穩,靠的便是愛民如子,才有如今的名聲。
不能把他的英名毀在這上面。
雖說內地跟昌河州相隔千里。
但那裡的事,多多少少還是影響到州衙門的事。
這裡的官員來自平臨國各地,其中不少人的家鄉也滴雨未下,著實讓人心裡發慌。
「家裡二十天都沒下雨了,水塘都要幹了。」
「再這樣下去,實在不行的。」
「明年糧食肯定會漲,讓各家都囤糧,好過了災年。」
其中的杜通判更是傻眼。
他的調任文書已經下來了,正是去浩洲當知州。
從監督職能的通判做實權知州,還是去糧食重地做知州,原本是好事。
杜忠杜通判甚至做好準備,還能從紀大人這裡借點好糧種,以及整理成冊的肥料指南帶到任地。
早早做了準備,到時候再新任地浩洲大幹一場。
也提高一下當地糧食產量。
現在好了。
人還沒去呢,浩洲就有了旱災。
這可不是京城那邊針對他,吏部調令遠在旱情之前就下來了,就是等著內閣以及皇上審批。
可以說早就板上釘釘的事,確實想讓杜通判升一升。
現在好了。
誰也沒想到,突然有旱情啊。
杜通判連連嘆氣:「就盼著趕緊下雨雪,浩洲旱情能緩些。」
前段時間,大家還在恭喜他高升。
現在變成這樣,難免心灰意冷。
這種事誰也沒有辦法。
在天災面前,人們的努力確實渺小。
即使是紀楚,此刻也只有祈雨的份。
眼看昌河州的雪越下越大,衙門的官員打起精神,準備準備要過年了。
杜通判也在處理手頭上的事,等開年之後,新通判一來,他就能走。
以前有多想去浩洲,現在就有多為難。
紀楚把早就寫好的一封信遞給杜通判,開口道:「我與曲夏州的蔡夫子相熟,這你應該知道。」
肯定知道啊。
杜通判眼睛一亮,知道紀大人要說什麼了。
「蔡夫子名聲在外,他造出的水利設施極為先進的,只是不好買,你拿著我的書信再寫信過去,應該能幫一點忙。」
老天要颳風還是要下雨,他們控制不了,只能儘自己所能了。
杜通判連連點頭:「事在人為。」
是的,事在人為。
還沒去呢,不能就此沮喪。
紀楚心裡壓著事,不過回到後宅,還是帶了笑臉。
說起來,最近一段時間還有兩件喜事。
一個是侄兒紀振跟侄媳婦白嬋嬋的孩子要出生,也就在十二月份,算起來還有一個多月。
振兒自然已經回來,陪著嬋嬋待產。
這事樂薇跟李娘子都有經驗,讓他們夫婦倆放心即可。
還有一個大喜事,那便是李娘子早就期盼了的。
年底跟杜通判升任文書一起來的,還有一批赦免名單。
每到年底就會有這個流程。
各地上報犯官家眷名單,若有情節不嚴重的,又立功了的,基本會被赦免。
李家早就認定的兒媳婦張靈靈就在其中。
雖說她跟紀楚,以及李師爺兩家,關係都很近。
可整個昌河州都知道,她絕對沒沾光。
要說沾光,而是本地所有兔子養殖作坊沾光了,憑藉她那一手養兔子的本領,沒有被赦免才奇怪。
再加上,張靈靈如今水貂養得也不錯。
本地養殖行當爭著要她。
張靈靈被赦免,那便是平民身份,可以自由婚嫁。
李家他們已經籌備多時,就定在明年二月份,眼看近在眼前。
雖說他們都在他鄉,可在這生活的時間長,早就把這裡當家了。
都說吾心安處是吾家,想來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他們還是會給老家親戚家人們準備年禮的,本地山貨可是好東西,一定要送些回去。
紀楚聽著家人們討論瑣事,又看了眼女兒在寫寫畫畫,心裡踏實許多。
不管明年是個什麼年景,外面又是什麼情況。
他們守好昌河州,總會過去的。
十一月初六。
一般來說,到這個時間了,昌河州各地衙門基本停擺。
天氣冷,大家都不怎麼出門,也沒什麼要緊事。
可州衙門沒想到,竟然收到其中一個縣令的信件,還是加急信。
紀楚拆開信件,頗有些恍然大悟,對吏司主事道:「是我的疏忽了,竟然把這事給忘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