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誰?

你的哪個小友,我們怎麼不知道!

也有聰明人猜出來,多半是昌河州知州紀楚,又或者那廣寧衛鄧將軍。

不管是誰,這一套畫筆,看著就讓人眼饞。

周大人穩得住不說,皇上也穩得住。

以他的名義問關外換馬,馬匹沒送來,皇上只是私底下嘟囔,實際上並不計較。

等黃驃馬送過來,更是沒話說。

那些小人以為,這算是紀楚的補救措施,準備繼續詆毀。

現在呢?

現在誰敢詆毀。

事實上,京城大部分人都沒反應過來。

就連提前知道消息的皇上跟閣老們都有點恍惚。

「答應嗎?」

「肯定答應啊。」

皇上說完,自己都覺得他不莊重了。

但誰遇到這種事能莊重起來?

眼看朝臣們並不反對,皇上自己樂起來:「准!以後岐國便為岐州。」

「紀知州的提議很好,免岐州三年賦稅,讓當地百姓休養生息。」

「另派佛道儒大家前去岐國講正統學說,以慰民心。」

說到這,皇上最後一條,倒是不出大家所料。

「昌河州紀知州,扶濟岐州有功,令他監管昌河,岐州兩地,為東北總督,官至正四品。」

監管昌河岐州兩地?

東北總督?

還正四品,看似跟普通的知府平級。

可實際的權力,卻遠超其他知府。

不說昌河州的軍務。

只講岐州百廢待興,無論軍務還是政務,肯定都是他監管。

聽這意見,還允許他帶自己的班子過去。

這般信任,在整個平臨國都前所未有啊。

今年的紀楚,不過三十三歲。

距離他當官還不到十年。

但看著他的政績,有誰不服啊。

去了昌河州不過兩年時間,就幫平臨國開疆擴土了。

放你身上,你行嗎?

而且眼看昌河州人口越來越多,未來估計也是富庶之地。

能把那樣的地方建設起來,實在是厲害的。

好消息在京城轉了一圈,京城百姓終於反應過來。

隨後迅速擴散到整個平臨國。

平臨國的面積又大了!

以後的岐國是岐州了!

對普通人有什麼好處?

自然是邊關更加安全了,聽說今年草原部落,都收了打穀草的想法。

往年這個時候都要準備行動,今年卻老老實實的,明顯知道岐國屬於平臨國之後,他們稍微有點動靜,就會被發現。

而且地方大了,能產的物資更多。

那麼多土地,總會有用處的!

京城朝廷加緊趕製官服,像這種總督的職位,平臨國十分稀有,要不是禮部周大人博文強記,都不知道怎麼走這個流程。

三十三歲的東北總督,兼管兩州。

這般升遷的速度,羨慕的普通官員流口水啊。

第138章

漳興四年, 七月初。

皇上的文書正式下來。

雖說岐國變為岐州,還有許多禮儀流程需要走,到時候鈕海等人估計還要去一趟京城。

再有禮部官員前來舉行儀式。

但有這道聖旨在, 岐國已經是岐州了,更是平臨國的一部分。

甚至平臨國的界碑都已經運到, 只等岐州第一位知州紀楚前去封土。

有了新的界碑, 意味著國境線已經延長。

倘若有敵國踏入其中,便是跟平臨國作對。

原本在昌河州休息的滇州府差役們, 幾乎圍觀了全程,要不是還有公務在身, 他們恨不得再拖一段時間。

這種開疆擴土的大事,一輩子也趕不上幾次啊,肯定要好好看看,回去也有談資。

可惜,紀大人他們啟程去岐州,他們這些人則要回老家了。

哎, 這麼大的熱鬧, 真可惜啊。

看熱鬧果然是人們的天性?

不過也是, 這種可以載入史冊的大事,誰遇到不想多看幾眼。

昌河州州城官員們還在發蒙。

怎麼回事啊。

好好的昌河州官員, 現在要調出來一撥人, 直接去管岐州的事?

這跟直接升遷有什麼區別。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