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紀楚提前說道:「都是暫代職務, 等到明年朝廷派人過來, 才有正式的官職。」

意思就是, 先代領,誰做得好,讓杜忠杜通判滿意, 以及朝廷滿意,才能任實際的職務。

等於說,給一個升遷考察期。

這種機會簡直千載難逢,肯定輪不到平日偷懶的官員。

倒是之前冒著風雪,也要跟紀楚前去查看棉花的兩個縣令被額外調動,讓他們跟著紀楚一起到岐州「開荒」。

前年那會,棉花的事還沒著落,這兩位縣令一聽說紀大人要去廣寧衛看棉花,爭搶著跟過去。

因此,去年學習種植棉花的名額也多給了他們一些。

今年兩人都到任期了,眼看著明年要挪地方,紀大人再帶他們去岐州,這不是提拔,還能是什麼啊。

這兩位縣令別提多興奮了。

岐州雖然遠,但那是開荒啊,需要做的事極多,他們不怕事多,就怕有勁沒地方用!

能發揮自己的才能,那是天大的好事。

沒被選到的官員則扼腕嘆息。

讓他們之前躲懶,現在好了吧?

當然,也有勤勤懇懇做事,卻沒被帶走的。

這一部分則因為昌河州離不開他們。

比如李師爺,以及州衙門各司主事。

紀楚帶走的,基本是下面有才幹的副手。

各司主事欲言又止,把他們得力手下都給挖走了,他們怎麼辦啊?

不過紀大人開口,沒人不聽的。

七月初五,紀楚告別家人,又跟李師爺交代事情,帶著隨從,官員等人前往岐州。

他走得很是低調,現在過去就是收拾爛攤子,沒必要大張旗鼓。

路過廣寧衛時,又把李紋,紀振,還有鄧將軍挑出來的幾位精壯將士,以及兩隊士兵。

這算是文武官員都有了。

文官共計十二人,武官九人。

其餘書吏差役士兵則有三十七位。

如此的班底放在其他州,人數肯定不多。

但在僅有二十六萬人的岐州,已經算不錯的了。

再加上本地官員,一定能治理好岐州。

紀楚跟岐州打過不少交道,還是頭一次過來,看著岐州低矮的房屋,荒廢的土地,還有眼神怯懦的百姓,實在讓人心裡不忍。

跟著紀楚身邊的石天一石縣令道:「大人不必憂心,咱們很快就能把這裡建設起來的。」

另一位縣令卞愷也道:「是啊大人,我們可是信心十足。」

而鈕海則帶著眾人州城門前等著,別看他今年只有十七,但心裡穩得住,他爹話不多,卻也是靠譜的。

只是他們到底離開岐國多年,物是人非,很多東西本就無力去管,如今更是如此。

這也是鈕海父子兩人,確定要把岐國變為岐州的原因。

鈕海再次看到紀大人,心裡簡直無比敬佩。

無數人都說他只有十七歲,可心思拿得准,做事很有謀略。

但鈕海卻明白,不管是那些計策,還是帶過來的金銀,以及跟著的士兵謀士,都是紀大人帶來的。

每一步都告訴他了,甚至各方反應都在他預料之中。

這也是他能順利掌握局面的原因。

可接下來要如何做,他是真的不知道啊。

李紋紀振兩兄弟對這個小孩倒是好奇,主動道:「做得不錯。」

被誇了!

還是被紀大人的侄子誇了。

鈕海自然知道他們兩個的身份,更知道他們自己跑過來參軍的勇氣,心裡難免佩服。

有兩人緩和氣氛,再有紀大人在旁邊點頭,鈕海本就是心思沉穩的少年人,現在徹底不緊張了。

眾人一路來到州城中央的官署里,這裡面已經打掃乾淨,會作為臨時的州衙門,以後再慢慢布置。

而岐國原來的王宮則暫時封存,誰住裡面都不合適。

到了官署後,鈕海把岐州最近的事都講了一遍。

自從之前的國王等人被信眾殺了之後,岐州的情況基本就穩住了。

等這些人的屍體送到廣寧衛,讓鄧將軍辨認之後,鈕海便提出岐國要改為岐州。

原本就不算平靜的岐國,自然掀起軒然大波。

殘留的岐國舊黨肯定不願意,可看著鈕海背靠平臨國,明面上並不敢說什麼。

眾人多是私下同鈕海商議。

什麼當了國王有多少好處。

當人家屬地,不如自己當國王等等。

還說前國王搜羅不知多少新奇寶貝,都是您的啊。

可鈕海東躲西藏這樣多年,別看年紀只有十七,經歷的事情卻很多,知道這些不過是假的。

等他真的當上國王,難道還能掌控局面?

沒了平臨國在後面,他怎麼可能除掉自己的仇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