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9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但這意思,明顯不是刁難。

倘若刁難,讓他們現在就滾過去,那誰也沒話說。

不僅給充足的準備時間,還分批次過去,更是把話說明白了。

只說明一點。

衙門不是要為難他們。

是正兒八經地商議事情。

那能商議什麼啊?

武掌柜是個聰明人:「棉花。」

「棉花一出,影響兩三萬人的生計,衙門難道想要幫忙解決?」

還有這麼好的事?

其實不管不顧,逼著大家直接轉行也沒什麼。

反正棉花這東西,誰都阻擋不了,也沒人會說紀大人不是。

武掌柜跟老孫家的,瞬間酒醒了。

不管衙門喊他們所為何事,等三日之後,就見分曉了。

與此同時,李師爺正在跟浙東來的差役們交接。

一路長途奔波。

別說押送的犯人了,對於這些差役們來說,也無異於酷刑。

雖說大部分差役,都是押送一段路,就能換人。

可做交接的差役們則是全程跟隨,這路上一走就是大半年,實在太難熬了。

李師爺道:「大家快去休息吧,已經備好熱湯飯,咱們這裡的人看著犯人,差役書吏前去歇息即可。」

聽到這話,差役們自然欣喜。

到了目的地,本就讓人興奮,這昌河州的官吏辦事利落又妥帖,實在讓人舒心。

「不愧是紀大人的任地,安排得就是妥當。」

浙東來的差役也不客氣,這麼遠的距離,誰不想休息啊。

即使是過來的犯人,同樣也需要休息。

只聽驛館內外鼾聲如雷。

一群人行色匆匆,根本來不及看看周圍的景象。

李師爺拿到流放的人員名單,終於找到那個姓氏,稍稍鬆口氣:「總算等到了。」

等到了誰?

手下人沒有細問,只聽李師爺吩咐:「這是第三批流放過來的犯人,依舊按照之前的規矩,以小家為單位的,籍貫混編。」

從四月中旬到如今四月二十二,已經來了一千五多個犯人。

把他們安排下來,也是件難事。

反正有一個規則,那就是不能讓同一個地方的人抱團。

尤其是青年男子比較多的流放隊伍,必須混編,這樣方便管理,也更好讓大家融合。

就是前期管得要嚴格一些,省得鬧事。

這點李師爺還是比較放心的。

紀振跟李紋兩個孩子,如今已經能獨當一面,他們帶著兵士日夜巡邏,基本不會出問題。

只是這一戶人家,必須單獨調出來。

屠旺牛,屠家。

屠家為敘州人士,祖上是給軍中養戰馬,算是祖傳的養殖手藝。

之後各地發展經濟,不僅需要馬匹,還需要牛羊雞鴨。

別看這家姓屠,可養什麼活什麼,頗有些養殖天賦。

這也讓他家在江南一帶發了大財。

先是靠著軍中的關係,給敘州權貴提供各種肉類。

之後又是賄賂官員,在肉類行當里成為一霸。

他家養殖有多厲害,那在肉食行當里就有多霸道。

最誇張的時候,浙東但凡賣豬肉,以及販牛的,都要看他家臉色。

不少散養雞鴨的普通百姓也遭了罪。

那些試圖跟他家競爭生意的,肯定更不留情面。

江南那地方,生意競爭有多激烈,大家心裡都清楚。

要不是屠旺牛自己收斂了點,情況只會更嚴重。

可就在屠旺牛覺得自家太過霸道時。

種下的禍種終於爆發了。

他的小兒子被養得蠻橫無理,直接鬧出了人命。

屠旺牛思索再三,還是想幫忙隱瞞,四處托人找關係。

本來事就要辦成了,沒想到薛明成薛大人去了浙東。

薛大人去那邊,本就是衝著收拾貪官污吏的。

屠家在裡面雖然只算邊角料,可因著小兒子的殺人案,以及後面賄賂公行等等罪名,也要判個打板子流放。

當然,殺人的正主已經人頭落地,那屠旺牛也無話可說。

唯一奇怪的是,本來他們全家都要挨了板子再流放的。

可他們家卻沒有挨打,只說押後再說。

押後?

押到什麼地方?

流放五千里之後再打?

這倒不是薛大人好心。

只因屠家賄賂官員這種事,在一干人等里不算什麼大罪。

屠旺牛橫行霸道,他小兒子死了也罪有應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