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滇州府修路,確實是件極大的事。

那麼多山路要修,實在是太難了,勞民傷財,耗時耗力。

而且就算答應要修,從哪裡開始修,又修到什麼地方,哪裡出錢,都是問題。

所以從五月到如今的十月,都在根據這些問題吵來吵去。

總算,在京城第一場雪下來之後,以及西北棉價格逐漸飛漲,但還是不往外流的情況下,滇州府的棉花路,終於敲定。

散朝之後,滇州府鄉黨黨魁白大人,還是一臉不敢置信的樣子。

成了。

白大人都沒想到,真的能成。

身為滇州府的人,他太知道那邊的道路意味著什麼。

道路越寬廣,才能走出更多的人,更多的學子。

即使這條棉花路不能覆蓋所有,那也能改變一部分人的命運。

雖然皇上是因為,修路可以更好連接地方跟中央,不完全是為當地人考慮,那也足夠了。

畢竟只要路能修成,利肯定大於弊端。

看到旁邊路過的景大人,白大人立刻過去道謝。

這次也有他鼎力相助,否則事情不會這般順利。

現在一切塵埃落定,白大人恨不得宴請所有人!

景大人卻笑:「快些落成,快些送到滇州府,一定要快。」

為何?

雖然不用說,他就知道要快點去做,可為什麼這般催促?

面對景大人的目光,白大人下意識道:「好,我立刻去做,年前就給落成開工。」

如今都十月份了,年前不過兩個月時間,確實很著急。

可話又說話來,滇州府基本沒什麼冬天,所以這期間依舊能做事,頂多當地年節的時候歇一陣。

不過當地的年節跟京城不同,所以不會耽誤事。

白大人迅速想好如何安排,才見景大人離開。

所以,為什麼啊?

雖然都知道,官場上最忌諱什麼都要問到底。

但這個疑惑,一直在白大人心中。

直到他把滇州府修路的事情安排好,景大人的信件在差不多的時間,也就是十月底,直接送到了昌河州。

遠在昌河州的紀楚,裡面穿著娘子做的鵝絨衣,加上一層棉衣,最外面還有皇上賞賜的皮貨,這才能在大冬天時鍛鍊身體。

主要還是省炭火。

這裡不比曲夏州,甚至不比家裡,衙門的炭火沒那麼充足,他作為知州要以身作則,省著點用。

劉知州之前多次強調,這地方窮。

確實窮。

紀楚感嘆之餘,又在看廣寧衛那邊的消息。

侄兒紀振李紋,加上溫書吏,以及新去的棉花團隊,早就把棉花採摘好,已經在著手彈棉花了。

幸好是種在廣寧衛,消息比較閉塞。

放在其他地方,肯定早就瞞不住了。

李師爺看完稟告的內容,手指不停顫抖,再看向紀大人:「大人,這樣的收穫,實在是出乎意料。」

誰說不是呢。

五六千里外的滇州棉,在昌河州竟然長得這樣好。

甚至像天生契合本地一般。

「這消息要是放出去,整個昌河州都會迎來改變。」

昌河州最大的問題,就是冬天太長太冷。

這東西,能一舉改變本地所有問題。

到時候內地生存不下去的佃戶,都能搬到這裡。

最好的土質,最寬廣的土地,極有義氣的本地人。

太適合人多地少的其他地方了。

無論哪裡,人才是最寶貴的資源,人去了哪裡,哪裡就能繁榮昌盛。

「可惜的是,這個天大的好消息,還不能放出去。」

別說李師爺,紀楚同樣嘆息。

可他們要有耐心,他們還要等。

滇州府給他們帶來這麼好的物件,他們也要回報給那邊才是。

外面風雪極大,弓堂弟冒雪取回信件,小跑著進到知州大人的書房。

「大人,京城的信件。」

這麼冷的天了,誰送信過來啊。

連紀大人的家人都是趕在十月初,就把過年信件跟節禮送來了,誰都知道昌河州冬日情形的。

紀楚沒有第一時間看這信件,反而跟李師爺對視一眼。

不怪他們難得緊張,實在是這事實在重大。

一個可以改變整個昌河州的消息,誰能不鄭重其事地對待啊。

而紀楚看著那信封上的名字,便揚起笑容,對手下道:「去把晁同知,杜通判都請過來,快。」<="<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