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他們要是能穿上棉衣就好了。

聽說曲夏州那邊的棉衣棉被都不貴的。

不過大家默契地都沒提。

為何?!

害怕勾起大人的傷心事啊!

紀大人還沒來,就忙活滇州棉的事。

甚至還提前請來彈棉花的匠人。

現在一無所獲,倘若提起來,肯定會讓大人難過的。

不提,大家絕對都不會提的。

豈止是他們,就連獵戶家也是這般。

都不能提!

獵戶們倒是說:「咱們這裡有獸皮是一樣的,獸皮也暖和啊,根本不透風。」

紀楚知道他們擔心棉花跟獸皮的衝突,只道:「獸皮當然很好,只是太有限了。」

如今昌河州人還不多,山上的野獸還夠用。

倘若真的放開了,多少獸皮都不夠用的。

這種情況下,養殖貂狐狸等物,更為合適,既不會濫捕濫殺,也能讓當地人有獸皮用。

獵戶們撓頭:「如今也沒那麼多人買獸皮,沒必要養啊。」

養起來還麻煩,要是養死了,那不都賠了。

紀楚笑:「以後本地人都有錢了,那就能買得起啊。」

有錢?

那要到什麼時候。

不過獵戶們還是很樂觀:「那感情好,等到獸皮公供不應求的時候,我們肯定改養殖!」

紀楚也笑。

他也等著那麼一天。

大家都當這話是開玩笑,誰也沒當真。

走遍八個縣,李師爺忍不住感慨:「這地方可真大,土地也平坦。」

其他人也道:「本地的土質也很好,別看現在天冷,但往下稍微一挖,土質鬆軟得很。」

這種土地太適合種地了。

就是人少,種不起來。

可話說回來,還是因為太冷,如果沒那麼冷,這裡必然極為繁華。

話繞回來,又到了棉花上。

沒辦法啊。

跟著的晁同知反而道:「若是讓本地獵戶改養殖,獸皮數量增加,價格就會降下來?那樣更多人穿得起獸皮,應該就有人願意過來開荒吧。」

想法是很好。

可沒那麼大的利潤,為何要改養殖呢。

那可是半道改行,哪家都不會承擔這份風險。

先前的劉知州說,晁同知跟做皮貨生意的人關係好,想來他一直在琢磨這件事?

紀楚沒說此事對不對,反而談論起養殖行業。

這行業說起來簡單,就是飼養牲畜,但其中成本也不可估量,而且還有賠錢的風險。

倘若有專業的人過來幫忙,應該是能行的。

但專業的人,誰會來昌河州?

說起來,京城以及一些繁華地方,確實是有專門的養殖業。

畢竟那邊消費市場大,養殖場應運而生。

本地卻是沒有的。

想到這,紀楚準備給去了江南的薛明成寫信,讓他找個養殖的豪強開開刀,「送」到昌河州來。

就挑那種,專門欺壓百姓的大戶豪強過來,他有用。

晁同知還在談養殖行當,卻不知道,他的上司已經在想辦法給他弄「專業技術」人才了。

紀楚對這種事做得毫無心理負擔。

垃圾放對地方,那才叫物盡其用啊。

看完八個內地的縣,再看四個靠海的,以及兩個礦場。

靠海的人家,基本已經準備過冬了,他們住的地方距離海邊有些距離,都是在避風的地方。

看他們過冬的物資,基本是鹹魚鹹菜高粱為主,住的地方也儘量保暖了,總之熬過冬日再說。

就是這裡的冬日實在太長了,長時間待在狹小的屋子裡,很容易精神不佳。

故而各家還屯了不少高粱酒,好度過漫長的冬天。

所有縣的情況,都被紀楚記錄在筆記當中。

把各縣走完,已經到了十月份,大雪已經覆蓋整個地面,他們一行人回到州衙門,基本也不能出門了。

天黑得越來越早,一天也幹不了什麼事。

州衙門的後宅,如今住著的,基本是紀楚的人。

他沒有帶家眷,就連侄兒都在廣寧衛待著,所以身邊李師爺等人,都住在衙門後宅里。

要不是他們在,估計他這裡顯得更是冷清。

眼看雪越來越大。

別說各縣的公務,就連州城衙門的差事也都停擺。

紀楚想等的消息,卻還是沒有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