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87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唯獨有三個地方的考生不受這個規矩。

一個是海南一帶的考生,然後就是雲貴考生,朝廷允許他們下一屆進京參加會試即可。

從這裡就能看出來,什麼叫山高路遠了。

這般遙遠的距離,就算種了棉花,怎麼運出來?

消化給當地人?

先不說滇州府那樣溫暖的地方,對棉衣的需求本就不高,種植熱情肯定也不高。

就說平臨國其他地方的人肯定不願意啊。

尤其是京城這些官員們,他們也想要棉花啊。

這種問題,也不是沒有解決之法。

甚至早就有人提過這個建議。

修路。

在滇州府內里修路。

滇州府那麼多上好的藥材,那麼多上好的木材茶葉。

一直都運不出來。

不就因為道路沒那麼通暢嗎。

如果修幾條好路,豈不是兩全其美。

可修路這種事,自古以來都是勞民傷財。

普通官員或許不怕勞民,但一定怕傷財的。

讓朝廷來出,朝廷更沒有那麼多錢。

所以一直僵持著。

滇州府的鄉黨提了許多次,甚至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滇州棉。

滇州棉!

你們各地想要棉花是吧?!

那就給我們修路!

我們要修路!

沒有道路,怎麼給你們運?

我們自己修?

憑什麼啊,又不是滇州府百姓需要棉花,我們那地方四季如春,誰要穿棉衣啊。

誰的需求,誰來解決。

滇州府鄉黨看準這個好時機,從五月開始,就一直在提這件事。

朝中也討論了多時。

等到五月份滇州棉的產量出來,他們的底氣就更足了。

想讓滇州府種棉花,那就給我們修路。

當然,這麼好的機會裡,也有一個漏洞。

滇州府鄉黨黨魁白大人說道:「時間不等人,就怕其他地方也能種棉花,咱們滇州府的優點就沒了。」

是的,這就是唯一的漏洞。

如今的滇州府是仗著自己「奇貨可居」,讓朝廷,以及各地士族出錢給他們修官道。

倘若其他地方也能種,這就完了。

特別是得知紀楚拿到三百斤棉籽的時候,幾乎要被氣死了。

放在紀楚里的東西,總會有奇蹟啊!

要是他種成了怎麼辦?

好在紀楚那邊一直沒有消息。

沒有好消息,也沒有壞消息,這對滇州府來說,就是最好的事。

九月十五,京城朝會上。

新上任的工部知事景若瑾站了出來。

「必須修路。」

「滇州府綿延山脈,必須重修道路,修一條方便運輸,方便百姓行走的道路。」

景大人還記得紀楚說過的話。

那滇州府是天然的寶庫。

唯一可惜的,就是交通不便。

只要有幾條可走的官道,便能跟內地連接起來。

不僅朝廷便於管轄,更利於貨物的運出,也利於百姓們的生活。

別的不說,就說滇州府學生們想要出來科考,路上都要走個一年半載的,這像話嗎?

以前就算了,現在他們都有水泥了,這路必須修。

有景大人站出來提議。

滇州府鄉黨基本站了出來。

給家鄉修路!

勢在必行!

別的不說,你們看在棉花的面子上,這路也要修啊。

誰讓只有滇州府能大面積種棉?

至少現在看來,只有滇州府能種,還能大面積出售。

這種情況下,不修路才不合適!

紀楚對這些討論自然心知肚明。

滇州府修路的時機稍縱即逝。

在這種關鍵時候,紀楚即使知道,廣寧衛的棉花大概率不會出問題,那也不能說出去。

要是告訴其他人,地廣人稀的昌河州把棉花種成了,難免會讓滇州府修路的事往後放一放。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