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想要回家的,現在還有機會。
如今的廣寧衛,可比曲夏州苦得多。
紀楚手底下的人商議時,那邊黎士傑可完全沒有商議的地步。
他給紀楚當助手,完全因為是同鄉。
欽差的差事了結,他也在吏部那掛名等待外放。
而且他可沒得挑, 只能等吏部給官做。
好在吏部侍郎薛大人見過他幾次, 讓人提前給他安排, 如今已經分到川地,做一個州衙門的戶司主事。
這對黎士傑來說自然是升官。
可他完全不想離開紀大人啊!
跟著紀大人做事, 雖然提心弔膽, 但至少是有把握的。
「人總有一別, 咱們還是同鄉, 等致仕了, 說不定能見面。」
致仕?!
幾十年之後?
黎士傑更絕望了啊。
不過官場上能有紀楚這樣的同鄉,實在是幸事。
黎士傑一行不准回家,只拜託紀大人帶封書信回去, 到時候在任地等著家人,他要快點去赴任。
他可沒皇上特批,恩准回家啊。
黎士傑心裡難免感慨。
都是曲夏州起步,可各人的能力不同,境遇也不一樣。
他如今能做個從六品的州衙門戶司主事,已經很好了。
但紀楚,已經成為昌河州從四品知州。
而那廣寧衛,便隸屬這昌河州。
聽說那地方極為寬廣,至少有三個原化州那般大。
被稱呼為州,也是因為人口不夠多,州內糧食也不多,這才屈居於州的稱號。
論土地面積,絕對是真正的府了。
紀楚這一路走來。
從七品的縣令。
正七品的縣令。
再到戶司工司的從六品右都事,正六品左都事。
一直到從五品通判,正五品欽差。
從安建三十年起,至今不到九年時間。
九年,聽起來似乎很長。
但對很多官員來說,不過是剛邁入職場第一步而已。
可今年只有三十二歲的紀楚,已經是從四品的知州。
這期間他甚至拿過建業侯的令牌。
此等榮耀,不是誰都能有的。
黎士傑一邊感慨一邊羨慕,但並不覺得自己能做到。
如今的他,早就心服口服了。
畢竟紀楚的意志跟能力,都不是他能碰瓷的。
黎士傑這邊商議好。
剩下就是紀楚的人了。
不過黎士傑認為,那些人肯定不會離開,跟著紀楚才是最好的選擇。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大家都不願意離開的,甚至說要給家人寫信,讓他們也去廣寧衛的。
大有紀大人一聲令下,大家舉家搬遷之感。
紀楚見大家信念堅定,也就不再多說,不過先派一部分人去昌河州探探路,等他到的時候,事情也會更順利。
而紀楚跟李師爺帶著五六個人,輕裝簡行地回原化州。
這些安排好之後,也不過四月初十。
走之前,紀楚還給考生張文勝留了封信。
本來想等他考完之後見一見的,如今也是來不及了,信里多是解釋,然後讓他好好照顧自己云云。
四月初十早上,紀楚拿著自己新的身份通牒,直接離開京城。
誰都看得出來,他沒有半點留戀。
明明這裡是天下官員最想待的地方,明明這裡的達官貴人們都對他另眼相看。
可他並不留戀,在這京城之外,有更多重要的東西等著他。
比如原化州的家人,還有昌河州的建設。
這麼想想,大家就能理解了。
紀楚的娘子還懷著孕,肯定要回去的。
提到這個,皇上緊急下了令過去,算是要再給紀楚添份榮譽。
不過京城當中,暫時沒人注意這件事,多是考完會試的學生們,在討論紀大人的選擇。
昌河州廣寧衛。
紀大人竟然跑到那麼偏遠的地方?
尤其是廣寧衛的學生們,他們太知道那地方有多苦,來了京城之後,才知道這裡地方有多好。
可沒有人不愛自己的家鄉。
看到有人主動去他們所愛的家鄉當差,誰又會不感動啊。
眾人不約而同給家裡寫信。
昌河州的所有學生都在寫。<="<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