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大人,要去咱們昌河州當知州了!
大家高興嗎?!
不過正值考試剛結束,家裡人看到信件的第一反應,大概以為他們的成績出來了?
考生們沒工夫考慮那麼多,他們只想趕緊把好消息告訴家裡人!
以後的廣寧衛,會跟曲夏州一樣繁榮吧?
肯定會吧。
四月十九傍晚,紀楚一行人終於到達原化州州城。
連日趕路,難得休息一晚。
等第二天早上,當地柯知州趕來的時候,正好能給紀楚送行。
看著柯知州喜笑顏開,就知道他如今差事辦得順利了。
原化州最大的家族曹家已經沒了,就連京城都已經結案,本地更不用說。
犯事的基本已經收監。
勉強逃過一劫的也要被追債。
眼看礦料價格一天比一天便宜,誰也補不上這個大窟窿,所以剩下的曹家人基本已經跑了。
再不跑,那債主就要登門了!
最大的刺頭沒了,知州說話自然更加管用。
剩下各家更因為原化州鄉黨黨魁的意思,皆是老老實實,甚至已經開始自查了。
畢竟,讓紀大人查到,跟自家自己查到,完全是兩碼事。
至於誰是原化州黨魁?
這話更不用講。
除了紀楚,還有別人嗎?
原化州如今士族,尤其是武器作坊的五家,各個都聽紀大人的。
而且人家年紀輕輕都要去做知州,這份青雲直上的能力,是個人心裡都有數,知道應該怎麼做。
所以柯知州聽說紀大人在州城落腳,說什麼都要過來送一送的。
這邊剛說上話,原化州不少人家急匆匆趕來。
尤其是黎家,黎家剛剛收到紀大人遞過來的信件,便趕緊出發。
沒想到其他人消息比自己還靈通?
大家這份熱情,不說比去年回來的時候親熱了,對比上上回來,更是誇張。
黎士傑一直想要的衣錦還鄉,大概就是這個效果?
最後還是黎家老爺懂事,趕緊道:「紀大人娘子生產在即,大家不要打擾了。」
是了。
他急匆匆回來,那是有正經事啊。
眾人這才恍然大悟。
怪不得紀大人三月中旬去的京城。
如今四月二十便趕回來了。
前前後後加起來,也就一個月時間。
不過也是,大人如此重情義,這才像他的性格。
聽到這話,圍上來的眾人終於不再多講,但人人都把自家名帖塞到李師爺手中。
要不是李師爺一再強調,大家最近不要過多打擾,恐怕都會一路追隨過去?
看到這樣的場景,難免有人會說些怪話。
「他去的是昌河州,比曲夏州還要窮的地方,信他前途寬廣?」
可惜此話一出,就立刻有人反駁:「不信他前途寬廣,難道信你?」
「就是,昌河州又怎麼了,三十出頭的知州,你能當上?」
「不說人家能力極強,退一萬步說,就算發展不起來昌河州,那皇上也會把他調到其他地方,繼續重用,你信嗎?」
肯定相信啊。
只要紀楚願意,他會是一把很好用的刀。
至於昌河州能不能發展起來,跟他會不會被重用,完全兩碼事。
對了,他侄子就在昌河州的廣寧衛,難道是為了這個?
也有可能啊。
他兄嫂對他那樣好,肯定會知恩圖報的。
這樣的人,對自己同鄉一定也會不錯吧?
這種事,根本不用紀楚過多解釋,就會有人幫他找無數藉口。
眾人又看向黎家老爺,他可真幸運,自己兒子跟紀大人關係那樣好,連紀大人娘子的事情都知道。
聽說那只是個普通的村婦?
跟紀大人成親之後,才學著待人接物,甚至才學著識文斷字。
看到有些人又在活動自己的小心思,黎老爺直接道:「別想了,人家紀楚的娘子也不一般。」
從何得知?
「原化州第一座水泥作坊,哪裡建的?」
「咱們周圍幾個州府里,第一座水泥作坊,又是哪裡建的?」
紀大人所在的豐撫縣啊。
方圓五百里,就豐撫縣那一家水泥作坊建成了。
聽說那縣令是個機靈的,就建在紀大人老家紀家村不遠處,甚至已經生產出第一批水泥。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