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7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與其論功行賞,不如去建設邊關。

滇州棉的出現,讓他這個想法更加旺盛。

去廣寧衛,去種棉花,去種大豆,去種高粱。

養活更多人不說,還能讓更多人穿得起棉衣。

可別忘了。

如今棉衣價格逐漸上漲。

再漲下去,普通人絕對穿不起。

只有廣袤的黑土地,才能承載那麼多人口的口糧,承載平臨國百姓需要的棉衣。

方才升起危機感的薛明成忍不住說道:「跟你比,我倒是想混吃等死了。」

不等皇上安慰,就聽薛明成請命道:「陛下,臣也請命,想去浙東一趟。」

「幫皇上查處貪腐官員,查處江浙一帶的土地兼併情況。」

此話一出,皇帝果然眼前一亮。

好啊,以薛明成的聰明讓他去懲治豪強,確實是個合適的人選。

只是他這一走,朝中難免多話。

紀楚見皇上意動,半開玩笑道:「你要是在那邊查了貪官,能不能把人都貶到廣寧衛啊,那邊地廣人稀的,很需要他們幫忙鋤地種田啊。」

往日的士族子弟,幫他鋤地種地?

紀楚還真想得出來。

可這樣確實是個好辦法。

把這些兼併土地的人,全都扔到邊關去,也算物盡其用?

而且廣寧衛有紀楚坐鎮,這些人也翻不出風浪。

「就拿曹家開刀。」皇上直接拍板道,「改他們流放到廣寧衛,幫忙種種高粱大豆,也算贖罪了。」

把他們從繁華京城,趕到未開發的廣寧衛?

這日子,一定會很好過的。

紀楚想笑不敢笑,最後跟薛明成一起謝皇上隆恩。

下一步,建設廣寧衛。

不對,下一步先回家陪娘子生產。

他這事情也了結了,該回家了啊。

天大地大的,反正他不想在京城待下去。

與其在這鉤心斗角,不如好好發展邊衛!

紀楚跟薛明成的調任一出,整個京城都在議論。

尤其是官宦人家,紛紛討論,這兩人是惹皇上不喜了嗎?

其實薛明成還好,讓他去浙東,擺明了收拾過分的豪強大族,讓他們收斂一點。

如今的皇上可不允許他們兼併土地,這會讓時局動盪,百姓不安的。

聽說那邊一部分海賊,就是因為那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土地兼併嚴重,這才逼百姓當了賊寇。

這般隱患,肯定要解決。

不過有皇上做後盾,再以薛明成以及廖大人手中的權勢,這事雖艱難,卻不是不能做。

而且浙東又不是貧窮地方,日子過得也舒坦。

所以薛明成從京城調離,不見得是壞事。

可紀楚呢?

大家再怎麼想,都不覺得廣寧衛是什麼好地方啊。

窮,邊衛,沒什麼人,這怎麼發展?

聽說那邊一年裡面,小半都是冬天,這要怎麼過日子?

那邊還不能種棉花,要凍死人啊。

但大家又找不到皇上不喜紀楚的緣由。

還是薛明成私下透露,說那邊大小戰事不斷,地方雖窮,卻有發展空間。

所以紀楚才主動過去。

不行就看看曲夏州。

那裡不就是他一點點建設起來的嗎?

話里話外的意思就是,紀大人,高風亮節,主動去的!

這可讓不少人不敢相信。

但做此決定的人是紀楚,似乎又不難相信。

各家當官的還在討論時,會試終於結束了。

四月初八進的考場,四月十一出來。

出來之後,考生們便聽到紀大人主動要去建設邊衛的消息,當下道:「大人真的在踐行那句話。」

哪句話?

當然是在他們考試之前,鼓勵他們的那句話啊。

讀書本意在元元。

紀大人是這句話是最好註解!

可紀楚本人,已經在回家的路上了。

這次無論什麼事,都不能耽誤他回家!

第113章

紀楚回原化州之前, 還專門做了安排。

手底下如今文武十二個人,再加上李師爺,以及李師爺帶著的三四人。

還有黎士傑等人。

加起來也二三十了。

他要先回原化州, 再去廣寧衛。

回家還好,五百多里地, 他們騎著快馬並不難行。

再從原化州到廣寧衛, 那至少也有兩千七百里,就算騎上快馬, 都要一個多月。

再說手底下眾人還是曲夏州的,這一去廣寧衛, 最少也是三年時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