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那些地方跟曲夏州百姓又不一樣。
曲夏州百姓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手裡有餘錢,可以買布料做棉衣的。
那些百姓空有棉花,也做不成衣裳,頂多攢個兩三年,說不定還有戲。
不過有總比沒有強,太子登基後,平臨國大概率會平穩發展,不管他性子是不是優柔寡斷,至少不是個真正刻薄的,而且聽勸。
能聽勸,天底下百姓便有安穩日子過。
給他時間,讓他好好把鋼鐵廠發展起來,讓數科大有可為,說不定就能把種植面積,以及種植效率全都增加。
到時候布料的價格,便不會那麼高不可攀。
說到底,就是提高生產力,才能改變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平。
他既知道出路,也知道還有時間,就不怎麼著急。
紀楚道:「把咱們這裡種棉要術要送去幾份,這八個州府若真想種棉,就讓他們派人去沾橋縣學習,咱們知無不言。」
本地棉花產業不用講,這幾年徹底發展並且平穩。
其他地方能扶就扶,能讓百姓們受益就行。
謝富愣神看著紀大人,半天憋出一句話:「大人,您可真是個好官。」
此話沒有半點嘲諷的意思,是謝大人的真情實感。
這讓紀楚反而有點摸不著頭腦:「怎麼了?」
謝富立刻搖頭:「沒事!大人您繼續吩咐!」
紀楚肯定要繼續說的,他專注工司之後,這些事肯定要交給謝大人。
現在已經是八月底。
曲夏州百姓先收油菜,再收棉花,這才能安穩度過一個年關。
一年到頭,十分辛苦。
但紀楚這話要是說出來,大家肯定會笑,自古種田哪有不辛苦的,沒有辦法。
其實是有的。
提高生產力,讓更多機械代替人工,至少可以減輕一部分壓力。
所以他要去工司,挖掘出更多工司跟數科的潛力才行。
就像因為急著給廣寧衛交貨,所以要研發縫紉機。
現在急著造火器,同樣能研發更多好用的機械。
等戶司的事情交代完,紀楚又看了一眼逐年攀升的稅收,提出最後一件事。
「依照如今的本地稅收,田地不交火耗可能行。」
按照平臨國的田稅要求,每畝地交二到三成,二成為標準,其他的則為各項火耗。
火耗就是,運輸時候的折損,倉庫裡面的折損,以及各級官員的油水。
這算是約定俗成的事。
以前曲夏州的稅收多為田稅,所以這項收入並不能動,動了便是跟所有人官吏作對。
可現在不同。
曲夏州的田稅,已經被其他稅收甩在後面,所以紀楚有此一問。
他的目的,就是讓那個本地田稅改為兩成,把一成火耗給去了。
這會跟戶司右都事商議,倘若他也同意的話,兩人就能一起向戶司卓主事探討。
戶司這邊確定,再奏明知州跟通判大人。
因是州內的事,甚至可以不用報給朝廷。
而州內的理由也簡單。
先皇去世,為表哀思,故而減免賦稅。
這麼好的理由,不用白不用啊。
而且不僅沒人能反對。
右都事謝富本就對紀楚佩服,此刻更相信卓主事所說的話:「在忙百姓的事。」
這句話竟然是真的。
紀楚以為還要多說幾句,沒想到他遇到跟廖知州一樣的情況。
當初他答應廖知州接手火器重啟的事,痛快得讓人不可思議。
眼下的謝大人同樣答應得極快。
答應啊!
有什麼不能答應的!
幫百姓們減免賦稅,這可是聖賢書里記載的好官行徑。
他能參與進來,再好不過。
紀大人說得還很對:「錯過這次機會,就不好找理由了。」
先皇病逝,多好的藉口啊。
再等一個皇帝去世,誰知道要到猴年馬月。
「好!大人!咱們立刻向卓主事稟告吧!」
「而且九月還有稅收,正好趕上!百姓們肯定高興!」
一想到整個曲夏州農戶,都會因為他們少交一成田稅,謝富便無比激動。
自己會不會也被稱為大清官啊,想想便激動得睡不著。
紀楚看向謝大人,又是無奈又是好笑,他肯定不會退讓,直接道:「走吧,咱們去尋卓主事。」<="<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