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這個材料不行,太不經用了。」

「那也不能用太貴的。」

「還有這個弧度,肯定有最優解。」

「別喊,我快算出來了。」

紀楚前後看看。

倒不是看彈花機,也不是看那些複雜的數學公式,而是看夫子們。

身邊一個蔡夫子,怎麼還有四位夫子?

其中三位他認識,那個年輕人是誰?

蔡夫子趕緊解釋道:「這是咱們數科新來的夫子,從廣寧衛千里迢迢過來的。」

「他姓張,數學研究世家,他還帶來很多家傳書籍!」

啊?

這還是他們數科嗎。

怎麼還新來個夫子?

學政也答應了?

急忙趕來的小宋訓導前後看看紀楚,長舒口氣:「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他有自己三叔在,其實知道前段時間州城發生了什麼,但沒見到本人,還是不放心的。

現在眼看著紀楚平安無事,更為安心。

「前段時間你太忙了,就沒說這件事。」小宋訓導連忙干起正事,跟紀楚介紹道,「咱們數科第五位夫子張玉春。」

紀楚行禮,對方終於放下手中的筆,抬頭看向他,隨後鄭重行禮。

「原來您就是紀大人。」張玉春算數的時候一臉不耐煩,此刻卻帶著感激恭敬,「謝謝紀大人,給數科一條新生路。」

張玉春,祖籍洛州,家族幾百年裡幾經輾轉,如今在廣寧衛安家。

跑這麼遠,自然是為了躲避戰火,保護家傳書籍。

而他家研究數科已經上千年,其中著典無數,甚至如今數科幾本基礎書籍,都是出自他先祖之手。

他回洛州老家祭祖之時,聽說曲夏州的事,還聽說數科跟匠人學科混為一談,所以過來看看。

這兩者結合,張玉春並不覺得難過,畢竟如今的數科也是旁門雜類,甚至不如匠人學實用。

只是他想知道,兩者結合會帶來什麼。

說白了,他這一路走來,也是想尋求數科的新出路,不再作為依附其他學科的輔科。

近些年科舉不考,已經流失大量學生,就連他們家族,多數子弟也會選擇讀儒學考科舉。

能傳承數科的人太少了。

作為家族最有天賦的張玉春,自然無比痛心。

只是他也沒想到,意外來到的曲夏州,竟然真的有所規劃。

再知道這是一個叫紀楚的官員支持時,更是想見見他。

當然了,前段時間太忙,就沒顧得上。

這段時間他又沉迷研究彈花機上的數學問題,更是沒空。

曲夏州學政那邊速度倒是快,立刻邀請他在州學當夫子,這也不是什麼大事,肯定答應啊。

這會終於見到本人,張玉春必然要鄭重行禮。

他仔細研究過紀楚的想法後,差點直接上門感謝。

他甚至注意到其中一個細節,那就是紀楚認為,如今的數科停滯,也跟書寫材料,工具,以及符號不夠完善有關。

外人看不出什麼,但研究數學一輩子的張玉春卻從中窺探出不同。

很多複雜的東西,確實受限於這些。

紀楚難道有好的解決之法?

紀楚這邊同樣認真回禮,更是覺得高興。

家學傳承的數學大家都來了!

他們這數科豈止是有希望,簡直人才濟濟!

而蔡夫子迫不及待指著彈花機道:「紀大人你看,改良過的彈花機,不僅能夠去籽,效率還更高了,甚至能更省力。」

「之前的彈花機一天彈三十斤棉花。」

「改進過之後,可以彈五十斤!」

純粹靠手工機械做出來的輕便簡潔機器,竟然能達到這種效率。

紀楚眼裡都帶著驚喜。

他就知道!

數科一定會給他驚喜的。

數科好啊,數科可真香!

這還只是數學大神小小發力罷了。

等實踐跟理論結合到一種地步,肯定能迸發出更先進的生產力。

紀楚跟左都事對視一眼。

看來戶司跟工司,可以統計各地所需的彈花機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