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9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且他們肯定能在棉花摘下之前,把各地的彈花機作坊都布置好。

有了這麼好用的機器,那整個曲夏州的百姓,今年能在入冬前穿上棉被服!

一定可以的!

第65章

曲夏州數科從去年開始, 一直是州城的話題。

數科的境況大家都清楚,如今的地位更是瞭然。

其實到現在,情況也不算特別好。

畢竟州學共計三四百人, 數科也不過十五個學生,而且人家多是秀才, 也就他們, 一個秀才也沒有。

至於夫子,更是少得可憐。

也就是廣寧張玉春過來, 讓大家有些意外。

不過也能看出整個平臨國數學的情況。

一個數科大家,千里迢迢過來當夫子, 可見其他地方的數科,還不如曲夏州官學呢。

知道這一層,多數人也是唏噓

沒辦法,誰讓科舉不考,學了也沒前途。

沒前途,是最大的問題。

剛開始那會, 不僅外人這樣認為, 就連數科的十五個學生, 對此也很迷茫。

他們進到官學數科,一個是因為童試失利, 二是想找個門路。

好在有蔡夫子, 學生們忍不住想, 大不了學門手藝, 總不會餓死。

但事實上, 蔡夫子也好,其他夫子也好,教導的並非如何造東西, 更是拆解各項東西的原理。

大白話就是。

你們不是造機器的,而是設計機器的。

只是設計之前,必然要先了解原理,這也是大家一定要學鋸木頭的原因。

這讓十五個學生陷入沉思,特別是祝亞祝耘之外的書生,以前都說數科跟工匠,都為奇技淫巧。

真正學下來,方知裡面學問之深,絕不亞於儒學的艱難,而且自有其樂趣在。

所以不管外面的人如何認為,十五個學生反而穩住心神,認真學習。

更別說,他們早早知道,工司給了他們數科任務,那就是改進彈花機,這便是純粹的設計範疇。

雖然如今跟他們沒有關係,可卻知道努力的方向是什麼。

有了方向,便有前進的動力!

他們這邊是穩得住,外面卻越來越奇怪。

尤其是經科的秀才們,他們沒事就往新數科這裡逛,嘴裡還念叨著:「經科人滿為患,也沒有新官署,怎麼就給數科了。」

「看看他們學生們。」

「學數學,有前途嗎?」

「以後我們高官厚祿,你們呢?」

這些話比比皆是,但他們越說,在祝亞祝耘兩兄弟帶領下,眾人就越穩得住。

流言蜚語而已,如果這都經受不住,那就別來數科了。

這種態度讓經科子弟們有些挫敗。

本以為備考之餘,有個樂子看看,誰料真正的樂子竟然是他們。

不過很多人暗暗下決心,等今年鄉試時候,這些人看到他們考上舉人,身有功名,一定會羨慕的。

學生們之間的事,夫子們略略知道些,但大家更多的精力,還是在彈花機上。

蔡夫子跟其他三人,剛開始磨合併不順暢。

前者純粹的實用派,後者完全理論派,兩者經常吵的不可開交。

多數時候,都需要小宋訓導,甚至學生們過來調停。

好在爭吵當中,還真吵出好結果了。

現在改良過的彈花機,便是一個證明。

兩派夫子各有主意,終於改出現在的彈花機。

「看到這個把手沒有,可以更省力了。」

「還有專門去棉籽的,剝得又快又好。」

紀楚跟工司左都事翻來覆去地看,自己也上手,同時還拿到彈花機的數據。

兩人不住點頭。

改良後的彈花機,物美價廉不說,只要三個人,就能支起一個攤子,專門用來彈棉花。

這樣做的目的,便是最大程度節省成本,更方便下面百姓使用。

但現在,也出現另一個問題。

張玉春攤開一張圖紙道:「紀大人,你看這個。」

另外三位夫子也湊過來,甚至蔡夫子都有點緊張。

這屋子裡有一排排的彈花機,改良的方向非常一致,那就是用更便宜的成本,造出最高效的機器。

說白了,便是追求極致的性價比。

當初工司給的要求便是這樣,不管蔡夫子還是其他人,都按照要求做。

但同樣的,如今的五位夫子,還有另一個想法。

那就是在追求性價比之餘,又設計出另一套彈花機設備。

「這張圖紙上的彈花機如果造出來,一天至少彈一百二十斤棉。」

多少?!

旁邊工司左都事掏掏耳朵。

方才的彈花機從三十改進到五十,他們已經很高興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