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數科,一定會越來越好。」小宋訓導鄭重道,「一定會的。」
幾個人同時想到已經離開的紀大人。
他先是讓三位夫子一起過來,同仇敵愾應對經科的人。
再用四人共通點,以數學拉近距離,最後深藏身與名。
有了數學作為共通之後,什麼夫子不夫子,什麼工匠不工匠,區別並不大。
他們都有自己熱愛的東西,也有為之奮鬥的東西。
在如今仕途經濟風靡之時,這種被排擠的純粹愛好,讓幾個人頗有些抱團取暖的意味。
難道,這才是紀大人的意思?
紀大人早就發現他們的共通點了?
所以他們三個人直接威脅辭去數科之職,紀楚並不介意,反而找機會促進關係。
數科在他手裡,或許真的會好起來。
第57章
「聽說了嗎, 數科的幾個夫子又回來了。」
「聽說經科的人想用數科教具,所以被夫子們很生氣。」
「不止哦,紀楚去了一次, 夫子們不僅回來,還接納了蔡一繁。」
「啊?那個工匠?」
「沒錯, 聽說那個工匠的數學水平不亞於夫子們, 只是路子不同。」
「是這樣嗎?!」
州學的小插曲被很多人看在眼裡。
匠人蔡一繁本就很有名氣,說他會數學倒是不讓人意外, 但好到這種地步,還是讓人驚訝的。
怪不得紀楚極力推薦, 原來是鄉野有遺才啊。
這讓州學壓力也少了很多。
一個工匠來當夫子,變成一個數學極好的人來當夫子,那感覺還是不同的。
小宋訓導日日喜笑顏開的。
還是紀楚有辦法啊,略施小計,就讓四位夫子和睦相處。
有其他夫子接納,蔡夫子明顯融入裡面。
相信州學其他人, 也會慢慢習慣這件事。
所以接下來, 等著鄉試結束,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到時候肯定會有學生的!
紀楚聽到這話的時候,沉默片刻。
反而小宋訓導他三叔沒坐住, 直接對他道:「招一個蔡夫子過來, 就是為了讓州學數科多個夫子嗎?」
啊?
不然呢。
小宋訓導終於也沉默了, 思前想後, 震驚道:「是啊, 數科完全沒有變化。」
不過是「離經叛道」招了個工匠而已。
所以蔡夫子融入官學,不過是第一步而已?
他三叔繼續道:「蔡夫子的那些器具,是絕對不能進官學的, 已經算是底線。」
「你們要如何教學?」
「改變數科,如何改變?」
「等到鄉試結束,真的會有很多學生嗎。」
致命幾問,讓小宋訓導直接傻眼。
工匠器具不能進官學,這確實是底線。
但實際的教學,又離不開這些東西。
如果這樣下去,就算鄉試結束之後,數科有學生,還是跟之前一樣罷了。
而且大概率大家學不下去,數科照樣冷清。
剛剛欣喜沒幾日,更大的問題就來了。
小宋訓導這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簡單了!
官學宋右訓導直接對侄兒道:「你去問問紀楚吧,他應該早就發現弊端,在著手解決了。」
像他三叔,甚至官學學政,都有些不理解紀楚為何看重數科。
在大家看來,數科該研究研究,確實必不可少。
而蔡一繁的匠人手藝,該傳承傳承,他那也不缺弟子。
為何一定要混為一談。
各自發展自己的,不好嗎?
換作其他人,估計早就被阻止了。
也就是紀楚,還有許知州的支持,想看看他下一步要做什麼。
可說到底,匠人工具不能進官學,這是底線。
同時也是對紀楚的提醒。
小宋訓導來到紀楚家中時候,如實轉達,然後眼巴巴看著紀大人:「這要怎麼辦,就算數科夫子,甚至官學接納了蔡夫子,也只是多了個夫子而已。」
對數科並未有根本的影響。
也不會改善數科冷清的局面。
紀楚何嘗不知。
他甚至覺得,自己知道得太晚了。
去年年底那會,他還沒意識到其中差距到底有多大,自然而然忽視所有人對工匠的排斥有多深。
他天然覺得工程師厲害,發明家,科學家厲害。
但如今沒有這個概念啊。
今年經歷官學發生的種種事,更讓他明白,之前想把匠人學跟數科強行結合,到底有多天真。<="<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