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7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在安丘沾橋兩地,更是嘗到當代先進農具的好處。

所以想要著重發展科技。

平臨國人才輩出,只要好好培育,必然有一批英才出現。

到時候無論是搗鼓出新玩意,還是記錄下各地技術進步,那都是極好的。

否則像這棉花的種植技術,還真的要失傳了。

再要撿起來,又要耗費許多精力時間。

宋教諭覺得自己受到了衝擊。

主要以前讀書,就是為了科舉,現在突然轉變想法,確實需要適應的時間。

紀楚說完,也沒讓宋教諭當場做決定。

籌備工科學校的事,確實不簡單,要慢慢來才成。

兩人齊齊嘆口氣。

不過宋教諭已經意識到,現在的官學只重科舉,確實有弊端。

天下間的官員足夠多了。

現在需要的,正是匠人蔡先生,以及沾橋縣的白婆婆。

他們都是英才,只是如今的官學裡面,沒有培育他們的位置。

紀楚收好棉花要術,又看看外面再次飄起的雪花。

雖說天時不能改,但他們拼盡全力,總能跟老天搶點收成,不至於小旱小澇,都要雙手一攤。

紀楚跟宋教諭又說了些明年縣試的事,不出意外的話,過了初六,該來集訓的考生就來了。

今年去府試的名額多了些,希望他們可以把握住機會。

送走宋教諭,衙門可真剩紀楚一個了。

不過等他走到內宅,家人朋友都在,還有乖乖蹲在門口等他的追風。

紀楚還看到李師爺的兒子李紋,手裡同樣捧著書本,他明年也要下場考試。

今年十七的李紋學問並不算好,反而很喜歡跟范縣丞一起習武。

范縣丞也不吝嗇,教了李紋跟紀振兩人,都是軍中的拳腳功夫的。

能耐心習武的,多半坐不住讀書。

估計這會看得也很痛苦。

紀楚問了之後,李紋哭喪著臉道:「紀大人,不是我說,今年縣學考試,我都排名倒數了,這是真考不上。」

李師爺夫婦兩人捂著臉。

李娘子也喃喃道:「這估計隨我。」

「算了,我也只是個秀才。」李師爺也開口了。

「總會有出路的,紋兒年紀還小。」紀楚安慰,又看向娘子。

陶樂薇鬆口氣,專門拿了薑糖水過來。

連著在雪地里走了兩日的路,還是要暖暖身子的。

這個年就在李紋痛苦的讀書聲度過。

身邊人多也是調侃。

就連他爹娘也逼迫了,科舉讀書這事,確實看天分。

當然,年後的集訓班肯定也沒他的份,只能在家悶頭苦讀。

不只是他苦讀,整個安丘縣的書生們皆是如此。

突然多了五個名額啊!

證明機會大大增加了。

這份讀書的氛圍,讓剛啟蒙的孩子們都感受到,提前感受科舉讀書的「可怕」。

同樣激起他們的鬥志,平日好好讀,不要臨時抱佛腳啊。

但在備考的書生里,其中一人有些坐不住,頗有些一心二用。

林元志是集訓中的一員,按理說應該專心備考才是,可他還惦記著棉花的事。

他聽說紀大人找到一位會種棉花的白婆婆,已經整理成冊。

林元志對那本書十分感興趣。

到底跟著官田種了一年的棉花,還知道棉花的好處,故而十分好奇。

這林元志是安丘縣通拜村的人,官學改革後考進來的。

但去年縣試他沒能進前五,故而考完試就被分到官田記錄情況。

跟其他讀書人不一樣,林元志並不覺得到田間是個丟人的活,他家都是種地的,這不過重操舊業罷了。

也正因為他的認真,被謝主簿挑中,專門負責棉花的記錄。

伺候了一年的莊稼,現在知道有更好的種植技巧,不好奇才是怪事!

一邊是馬上到來的縣試,這關乎能不能去州城考州試。

另一邊是心心念念的棉花。

真的太難抉擇了!

要是今年沒考過縣試,其實也不錯?

聽說衙門需要人手謄錄筆記,他字跡還算工整,正好過去。

「林元志,專心讀書。」

大年初六就被拉過來給學生補習的夫子厲聲道:「在想什麼?」

誰家好好的假期不過,被喊過來給學生補習啊。

可看到宋教諭私下給的年禮,他們也不好不來。

過年的他們還奇怪,宋教諭怎麼送那樣重的禮,原來在這等著他們!<="<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