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婆婆趕緊站起來。
紀縣令竟然來了,還聽她說了那麼多啊。
要不是紀縣令,她家的田地不會回來,她也不能住到這麼好的房子裡。
對她有大恩的人,怎麼還這樣客氣。
白婆婆反而想向紀楚行禮,嚇得紀楚趕緊扶著她老人家:「您是長輩,晚輩怎麼能受這個禮。」
那白婆婆被扶起來,嘴裡還念叨:「真是紀縣令?」
「你可是我們的大恩人。」
紀楚卻搖頭:「婆婆,以後您才是本地的大恩人。」
「或許不止本地,您或許是整個曲夏州的恩人。」
想到棉花會比想像中高產。
想到各地百姓不用騰出田地來種棉花,紀楚便無比激動。
果然還是那句話。
路不行不到,事不為不成!
事到跟前,一定會解決方法的!
跟著過來的馬典吏等人,卻意識到一個問題。
這事情能成,其實還要歸功於紀大人提前安置百姓。
旁人覺得弱小的老人小孩,都被他專門接過來,還專門安排炭火。
放在其他地方,哪有精力照顧這些沒有勞動力的人。
說話涼薄的話,小孩就算了。
這些老人在許多人家裡,都被視為累贅,恨不得他們過不了寒冬。
紀大人並未如此認為,因為在他這,尊老護幼,理所應當。
也正是他不吝嗇這些救濟,才讓他等來這樣厲害的老人家。
再說誇張一些。
紀大人要不是冒雪前來送棉衣棉被,更不會趕在臘八這天就碰到白婆婆。
馬典吏還在暗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就聽紀縣令道:「只怕還要麻煩弟兄們跑一趟,去跟前來學習的五個縣送信。」
「告訴他們不用憂愁田地不夠的事,明年大家都能種棉花,絕不耽誤主糧。」
穿著棉衣的馬典吏立刻道:「大人!讓屬下去!」
其他差役們都看過來,冒著風雪出去送信,該是辛苦的,你怎麼還搶上了。
馬典吏嘿嘿一笑。
你們這些小年輕,還是太嫩了,紀大人不會讓大家吃虧的,還沒意識到嗎。
本就熱鬧的救濟院,此刻更是人聲鼎沸。
誰能想到,這個走路都需要人扶的古怪婆婆,還有這般厲害的能力。
老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果真是沒錯的!
白婆婆此時也沒有想死的心了。
她這個老太婆,還是用的。
那白疊子,不,棉花,她一定教會大家如何種植,把產量提得高高的。
第37章
安建三十二年冬, 臘八節。
聽孩童們口中唱著臘八歌謠,排著隊領粥喝,紀楚笑著道:「慢點, 燙。」
孩子們偷偷看向紀縣令,臉上充滿好奇。
每日都聽爹娘親戚們提起, 現在離得這樣近, 總覺得不好意思。
戲文里不是說,官老爺長得都很醜嗎。
這也不醜吧。
等幾大鍋粥分完, 還剩下不少,留給忙碌的婦人跟差役們。
馬典吏領頭, 吃得飛快。
紀楚那邊已經找來紙筆,在騰出的屋子裡寫信,旁邊傅書吏跟成捕頭幫忙,快點把種棉花的安排寫下來。
主要是給那五個縣寫信。
畢竟他們主動找過來求幫忙,如今有了好主意,肯定要告訴他們。
而且還要趕在年前就說, 否則這一拖下去, 那可就年後, 甚至要到二月份。
那時候勤快的百姓估計已經在開耕了。
所以越早說越好,也省了大家的力。
這就是技術進步的好處啊。
紀楚他們之前只想著多種點棉花, 完全不知道當地有自己的生產模式。
當然了, 整個沾橋縣, 也就白婆婆知道。
許多三四十歲的人, 都知道他們這裡曾產大量白疊子。
紀楚把事情簡單說了, 又告知詳細如何種植,他們還在整理,年後你們讓人過來取即可。
衙門十二月二十二左右封印, 一直到次年正月二十開印。<="<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