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68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什麼?

老婆婆渾濁的眼神帶了激動:「麥子收了之後,麥地接著就能種白疊子,而且產量還會更高。」

紀楚剛來,就聽到這樣的說法,揮手讓差役們繼續去忙,自己走到旁邊聽老婆婆說話。

脾氣古怪的老婆婆說起話十分清晰,手掌的繭子,證明她年輕的時候,不管農活還是紡織,都極為厲害。

其實她年輕的時候脾氣還不錯。

就是年紀大了,覺得自己活著浪費家裡口糧,這才愈發古怪。

提起白疊子,她仿佛回到年輕時的樣子。

「五月收麥子,把秸稈直接在地里焚燒,那就是肥料。」

「接茬立刻種白疊子,等到九月十月份就能收穫。」

「那種過麥子的地十分適合種白疊子,等白疊子收了果實,那葉子做肥料,餵牛都行,稈子拿回家燒火。」

聽老婆婆說得頭頭是道,有人問道:「老奶奶,你家之前種過?」

「種過,還種過不少。」老婆婆點頭,隨後又把話咽下去,只說了句,「只是老頭子生病,家裡需要銀子,就把家裡的田地都賣了。」

之後別說白疊子了,就連麥子也種不成。

他們一家都成了大戶家的佃農。

所以老頭子死之前都不瞑目,覺得自己拖累了全家,要是不給他治病,家裡不至於如此。

等今年自家分到田地時,家裡小孫女還道:「奶奶,我真的不用給小姐當丫鬟嗎。」

「不用,你本來就不是丫鬟。」

那些佃農家裡的女孩男孩們,都會被大戶人家挑選,說是給他們恩典,那可是給小姐少爺們做丫鬟僕從的機會。

多數人家都知道利害,但凡心疼女兒,不想讓她簽賣身契的,基本不願意孩子們被挑選。

他們不懂什麼大道理,就是知道,他們不是奴僕,不想跟牲口一樣被挑挑揀揀。

也是這種時候,老婆婆心裡暗下決心,她要是病了,就直接上吊去死。

絕對不讓孩子們賣田給她看病。

但這會,那些念頭暫時被拋開,她眼裡只有棉花,手指熟練一年捻,棉線就出來了。

這樣的線製成布,漂亮得不得了。

還是她年輕時,爹爹教她的。

從種白疊子,以及麥子輪耕,還有白疊子種植的各種技巧,以及如何紡線織布,一直記在她心裡。

老婆婆眼裡帶了希冀。

自家有了田地,那明年就開始種?

她敢打包票,她指點出來的白疊子,產量一定比其他地方高!

倘若村子裡有人想學,她也可以教。

原本覺得自己是個沒用的老太婆。

現在老婆婆瞬間換了心態。

她可以教大家種白疊子。

到時候鄉里鄉親的,一起過上好日子!

可在場的人里,最激動的還不是這個老婆婆,反而是紀楚。

在眼前老婆婆的描述里,紀楚終於把縣誌上並不完整的內容拼湊出來了!

也就說,不僅在前朝,甚至在今朝有段時間裡,沾橋縣一直有白疊子,也就是棉花產業。

當地人還開闢了大片的棉花田。

但一個是現在的朝廷不需要供奉白疊子,還有就是種白疊子的百姓們,田地日漸被兼併,原本的這個產業也就逐漸消失了。

按照老婆婆所說,大概四十年前,還是有人在做這個買賣的。

不過那時候,白疊子數量已經不多。

等到之後的種種變故,手藝基本失傳。

也就她的父親還在堅持。

因為她父親小時候見過,整個沾橋縣白疊子豐收的場景。

一直到她,算是沾橋縣最後一個,懂得白疊子怎麼種,怎麼用的人。

否則提起白疊子,為何多數人都一問三不知?

連今年三十多的傅書吏都聞所未聞,他爹娘也是不知道的。

在沾橋縣某個偏僻的村子裡,只有老婆婆父女倆,知道當年沾橋縣白疊子的輝煌。

說起來也是,能用來跟番邦和尚換大米,甚至當地吃上米做的臘八粥,產量能低嗎?

到了現在,已經七十五歲的白婆婆,是整個沾橋縣,甚至整個曲夏州唯一知道白疊子怎麼種的人。

眼看白婆婆侃侃而談,終於有人看到紀縣令。

而紀縣令恭敬朝白婆婆行禮道:「婆婆,沾橋縣想要種白疊子,還請您教我們。」

之前擔心的事情,全都解決了!

什麼?各家田地不夠用,多種白疊子,就要少種麻或者主糧?

不用!

白婆婆熟知輪耕的技巧。

現在的棉花產量太低?

別擔心,有極會種白疊子的白婆婆!

這可是她家傳下來的手藝。

白婆婆看向眼前的年輕人,經孫女提醒,才知道這是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