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長米換布的事,最後卻不成。
縣官說,遠方有消息傳來,那番邦異國打仗了,極愛潔白布匹的僧人杳無音信。
這在縣誌里篇幅並不長,記載的也零零散散。
總之之後本地臘八粥的習俗也算定下,只要是菜果入米,麥的,都算臘八粥。
但紀楚看完粥的來歷後,又盯著潔白布匹看。
這潔白布匹,不會就是棉布吧?
很白還很軟。
怎麼聽怎麼像。
而且安丘縣沾橋縣距離這樣近,應當都有產?
不過那時候就能製成布匹,還能換糧食吃,產量應該不低吧。
紀楚心裡有疑慮,但翻完縣誌也沒有結果。
之後前朝亂了,邊關首當其衝,縣誌空了幾十年沒記,這事自然沒人提起。
但如果那時候棉花產量就不低,還能大量生產棉布,當地應該有專門種植的方法。
紀楚把縣誌合上,總覺得夢裡都是棉花了。
不過就連傅書吏他們都不知道,那也問不出什麼。
算了,即使當時有技術,那找不到也沒用啊。
紀楚不再多想,乾脆把精力放在臘八施粥上。
主要是給救濟院的百姓發。
之前說過,住在這裡面的人,要麼家裡房屋極破,要麼家裡有嬰兒老人。
他們也是最需要施粥的人群。
大冬天的吃完熱騰騰的粥,日子都有盼頭了。
從十月份住到裡面,至今也快兩個月,二百多戶人家,差不多四百多人,每日都極為熱鬧。
還組織了人手巡查,確定不會出問題。
好在裡面要麼是產婦嬰兒,要麼老年人,大家住到一起互幫互助,反而其樂融融。
白日大家去大屋子裡閒聊,中間點上火盆烤火。
晚上回到房間擠一擠。
吃飯則是各家湊著一起做,兩個月下來,不少人甚至都沒生凍瘡。
這可太罕見了。
得知臘月施粥,不少婦人主動出來,讓同屋的人幫忙看著孩子,她們幫忙一起做。
因為人多,臘月初八一大早,便把熬粥的大鍋支起來,大家邊烤火邊熬粥,高興得不行。
就連一直在屋子裡沒出來的幾個年紀大的老人,也都挪動出來,忍不住道:「好香的粥啊。」
其中一位平日沉默的老婆婆,此刻也坐下來烤火,等著喝粥。
這位老婆婆身邊還有個十二歲的小孫女,趕緊扶著奶奶。
「早該死了,還連累你們。」老婆婆小聲嘟囔,「你站前面,暖和。」
小孫女跟奶奶長得很像,不過臉上都是笑模樣:「祖母,我能住到這裡,也是因為您啊。」
她們家房子中規中矩,大人扛得住,但老婆婆今年都七十多了,就怕她受寒。
而且衙門還說,年紀這樣大了,還要找個人陪著。
她家一想,就把一老一少送到救濟院,至少能過個暖冬。
老婆婆聽到這,臉色才好點。
周圍人都知道,她是怕連累孩子孫輩,早就想死了。
可她兒女都孝順,倘若自己尋死,又會給孩子們添麻煩。
人老了就是這樣。
老婆婆閉目養神不聽周圍人說話。
閒聊什麼,一點用處也沒有。
「你們摸摸,這就是棉花。」
「棉?」
「白疊子啊。」
「哦哦,怎麼還換個名字,現在很少人種了,就算種也是做成絲線再紡布,這怎麼填到布料里了。」
「你們沒聽說嗎,這是白疊子是新用法,做成跟蠶絲棉一樣,是白疊子棉。」
提到白疊子,老婆婆猛地睜開眼,開口道:「讓我看看。」
周圍人面面相覷,還是尊重老人家,把棉衣遞過去。
那棉衣口袋裡還裝著棉花,就是讓他們看看這東西長什麼樣。
棉衣棉被傳來傳去,大家不約而同起了想法。
明年他們也種。
多騰出幾分地也行啊。
這麼暖和的東西,一定能種的。
誰料那老婆婆翻來覆去看了棉花,開口道:「不用騰出土地。」<="<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