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個勤快的,必能從中掙到銀子。
陶樂薇按照相公吩咐,儘量把攤子鋪的大一些,讓更多人從中受益。
最後肯定是有收益的,收益充公,用於安丘縣各地的水利。
此一條已經被紀楚定下,只要形成慣例,以後就不好更改。
倘若不這樣做,百姓們就會頭一個知道,這製糖作坊肯定會四散。
總之進退有度,不管現在還是將來,都考慮到了。
紀楚聽得極為認真,看向樂薇的眼神裡帶著欣賞。
所說是自己講,樂薇做,可很多細節方面,都是她來補充的,補充的還很細緻。
由此來看,這製糖作坊肯定能運轉順暢。
紀楚點頭:「非常好。」
相公的誇獎讓陶樂薇更不好意思,攏了攏頭髮道:「縣令大人,四月十五就可以開始製糖,您說那個日子合適嗎?」
縣令大人?
紀楚有點想笑,但還是忍住了,再次點頭:「合適,以後每年的四月十五,就是製糖作坊開門的日子。」
畢竟是時令作坊,定下時間日期,以後也是定例。
不出意外的話,以後每年的四月十五到五月十五這期間,整個羅玉村都會充滿蜂蜜糖的香味。
安丘縣第一個糖廠要開工了!
衙門上下,以及羅玉村上下都在高興。
此刻的衙門門口卻迎來隔壁縣的差役。
他們的差役滿臉怒火,叫囂道:「你們紀大人呢!讓他快出來!我們縣令大人有令要說!」
當值的捕快們面面相覷。
都是縣令,怎麼你們縣令就能命令我們縣令大人?
憑什麼?
對方卻語出驚人:「你們紀縣令有什麼資格徵調我們縣的勞役!」
「說話!」
徵調勞役?
開什麼玩笑。
他們縣令都不隨意征自家縣的百姓,極為愛惜民力,還會徵調你們的?
別是酒吃多了,來這耍酒瘋的吧。
第28章
平臨國建國之初, 共有一千七百多縣,按照縣裡戶數多少,把各縣分為七等。
之後又加入了稅收的考量, 讓各州府再定縣的等級。
曲夏州一共十七個縣,其中三個上縣, 十二個中縣, 兩個下縣。
安丘縣自然屬於兩個下縣之一。
紀楚最初看這個標準的時候,其實覺得有點奇怪。
按戶數看, 四千戶以下為下縣,四千到七千為中縣, 七千到一萬為上縣,再往上數還有三個等級,不再贅述。
按稅收看,年收五萬石以下為下縣,五萬到十萬為中縣,十萬到十五是上縣, 以上更高。
但現在安丘縣每年所交的稅收, 早就超過下縣的標準。
每年近兩千萬斤, 差不多十六萬石的田稅。
即使是戶數來看,安丘縣五千多戶人家, 差不多也居在中縣的行列。
前面幾位縣令, 一直請求把安丘縣升為中縣。
畢竟下縣的縣令才是從七品。
而中縣跟上縣縣令, 都是正七品。
可曲夏州並未同意, 這等級就卡在這了。
一百多年前建國初期定下的標準, 在現在看來,確實比較低。
所以即使遠近聞名的窮縣安丘縣也能達標。
按理說應該好升才是,州城那邊卻不點頭。
所以安丘縣一直頂著下縣的名頭。
人口, 稅收實際都在中縣乃至上縣的標準內,卻一直是下縣。
當然了,這稅收也是打腫臉充胖子,根本不切合實際。
而隔壁沾橋縣卻一直在上縣的行列。
可見那沾橋縣在建國初期,就是遠超其他小縣的存在。
人口稅收自然極多。
所以紀楚又有一個疑惑。
安丘縣那麼多稅收,是逼得百姓多多交糧,才讓稅收比肩上縣。
那真正的上縣沾橋縣,他那的稅收,豈不是又要翻個倍?
至於對方的戶數人口,大約也要翻個三四倍,方能維持平衡。
這裡的平衡,就是當初安丘縣百姓那般,說餓死也不至於,但日子絕對過不好那種。
這是紀楚閒暇時候估算的,隔壁縣的具體情況,並不知曉。
不管怎麼算,反正沾橋縣的負擔也不小就對了,沒記錯的話,因為沾橋縣上縣的名頭,邊關匪盜們還常常光顧。<="<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