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綁定內娛嫂子系統後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3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這種喜悅只是暫時的——凌穗歲從來沒說過以後就不拍電視劇了,她還沒拿到滿貫,白玉蘭和金鷹也還沒二封,怎麼能輕易退場。

拜託,她可是電視劇潮流的引領者,多少同行還指望她帶起一陣新的流行,好讓他們跟在後面混口飯吃,撈口湯喝呢。

「我不敢拍,別人更不敢拍,所以我一定要拍。」

凌穗歲笑了笑:「話說,去年有很多年代劇開機,今年在立項的仙俠也不少,而且我聽說仙俠里的戀愛濃度也有所降低。大家都這麼愛跟風我,權謀會不會成為下一個風口?」

「估計有點難。」童曉曼不怎麼看好,「披著權謀皮的古偶,倒是一抓一大把。」

「也不一定。」

凌穗歲的想法卻比童曉曼樂觀一些:「那得看如夢令的播出情況……粗製濫造偶像劇的根源在於平台想要降本增效,試探觀眾底線。如果能把底線拉得高一點,不用觀眾呼籲,資本都知道該怎麼做。」

論向錢看齊,迪蘭德就是最好的例子。公主形象代代變化,看似是藝術創新,本質都是建立在洞悉觀眾心理,迎合市場需求的基礎上。

表面上看,是電影公司開創了新潮流,實際上只是他們比觀眾自身都更早明白,想要在電影院裡看到什麼。

迪蘭德的情況也適用於內娛的平台和影視公司,至少在凌穗歲穩坐頂流之位的這幾年,真·大女主作品的數量越來越多,哪怕是以愛情為主線的偶像劇,女主的主體意識也在逐漸提高。

這都是觀眾樂見其成,製作方也能獲得收益的進步,影視作品往觀眾喜聞樂見的方向發展,怎麼會不賺錢呢?

童曉曼嘆了口氣,她早該想到的,凌穗歲的目標根本沒有極限。

對她來說,爆劇都已經是基本操作了,集均不破億就是作品有問題。她考慮的不是爆不爆,而是有多爆,會給這個行業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至少,能在長劇精品化這條路徑上立下一塊里程碑,為長劇製作工作室爭取多一些抵禦短劇衝擊、走向轉型之路的時間吧。

「對了。」凌穗歲還說,「我們去找嚴思菱吧。我下個月就去美國了,屠龍者預計要拍到春節,明年的行程該定下來了。」

一部電視劇,一部電影,應該能在一年內拍完吧?

第271章

新電影名:嫁不出去的姐姐

在去往目的地的路上,凌穗歲和童曉曼聊起了嚴思菱的項目。

她問:「童姐,我聽說這個項目大改了?你看過之後,覺得怎麼樣?」

童曉曼想了想:「既然馬上要見到嚴思菱,還是讓她自己和你說吧。先聽我的評價可能會讓你產生先入為主的印象,而且我之前對文藝片的接觸不多。」

這樣啊……凌穗歲心裡大概有數了。

童曉曼對影片的質量判斷主要基於商業思維,這種標準確實不適用於嚴思菱目前的項目。

比起第一次見面時,嚴思菱已經從容很多。她之前沒思路時寫得慢,理清邏輯後已經差不多寫完細綱了,受限於時長,劇本內容不會太多。

凌穗歲先看了一眼更改後的項目名:嫁不出去的姐姐。

確實是大改——嚴思菱直接刪掉了女主獲得某種「超能力」,在別人眼中會被當做男人的設定,而是把角色設定為當了二十八年獨生女,突然得知自己有個雙胞胎弟弟的姐姐。

如果往商業片的方向走,女主從板上釘釘的繼承人變成了可能被送出去聯姻的花瓶,下一步就該和自己的弟弟爭家產,上演豪門內鬥風雲了;

但按照嚴思菱的設定,女主的父母都是普通人,家庭也只是小康水平。她是通過高考從小縣城飛到大城市的金鳳凰,畢業後創業成功買了房,年入百萬很輕鬆。

那麼,是父母逼迫她給弟弟買房買車,或者幫他的孩子搞定上學的事麼?也沒有。至少從細綱的劇情來看,父母、弟弟、弟媳都沒有惦記女主的財產。<="<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