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後我竟是宿敵白月光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3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但是她這句話說出來後,韓太妃望著她,眼底浮起笑意。

一瞬間,謝靈瑜便知自己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

三千衛被掌握在崔知節手中的時候,聖人尚且都不放心,若是在她父王手中,只怕聖人會更不安心。

畢竟崔知節只是一個朝臣而已,而她父王可是謝氏皇族之人。

一個親王手中掌握著這樣一個龐大的勢力,聖人只會比之前更加寢食難安。

「那麼當年三千衛是被聖人收回手中了嗎?」謝靈瑜又問道。

韓太妃面色微頓,她眼神陷入片刻的迷茫,似乎又陷入了曾經的那些回憶當中,謝靈瑜並未打擾她,而是耐心候著。

直到韓太妃似乎自己從回憶中掙脫,這才說道:「倘若三千衛真的如數回到聖人手中,後來許多事情只怕便不會再發生了。」

後來許多事情?

短短几個字,瞬間挑起謝靈瑜心底的好奇。

她緊緊盯著韓太妃,似乎迫切的想要知道當年的真相。

「崔知節雖然離開,但是依舊還有忠於他的人,因此聖人清洗了一些三千衛的人,那段時間裡他百般勸說聖人,卻依舊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因此你父王時常憂心忡忡,每日愁眉不展,時常喝的酩酊大醉,」韓太妃輕聲說道。

她之所以對三千衛的事情這般了解,也是因為她陪著先永寧王經歷過了這一切。

至交好友的離去,登基之後突然性情多疑的皇兄,一切都壓在謝重潤的心頭,他卻無處述說,偶爾也只能一醉解千愁,在醉酒之下才敢對自己身邊的人吐露一二。

「所以因為聖人清洗了三千衛的勢力,激化了他與崔知節大人之間的矛盾?」謝靈瑜似乎漸漸明白了什麼。

韓太妃點頭:「那段時間不僅你父王憂心忡忡,遠在秦州的崔大人也一直在關心此事,甚至他還設法救下一些被流放的三千衛部眾,不過也正是如此,聖人覺得他並非誠心放權,便再次急召他回長安。」

這一次急召便是所有一切的導火線。

謝重潤在得知此事之後,便設法勸說聖人,崔知節並無不臣之心,無非就是不想看著昔日部下落得這般下場罷了。

與此同時,他也一直私下傳信給崔知節,讓他拖延回長安。

畢竟聖人正在氣頭上,誰也不知道崔知節回來之後,聖人會如何發落他。

但正因為如此,聖人便覺得崔知節有意不聽從調令,意圖不軌。

「聖人便派人秘密前往秦州打算帶回崔知節,但不想崔知節早已經在秦州密圖謀反,他謀反的計劃被特使所知曉,最終他謀反計劃未能得逞,落得一個身死的下場。」

在聽到韓太妃將這些過往一併說出來之後,謝靈瑜有種既意外卻又不意外的感覺。

但隨即她提出疑惑:「聖人所派的特使,所說之話就一定千真萬確,萬一是此人意圖不軌,矇騙聖人陷害崔大人呢?」

在謝靈瑜心底始終覺得,當初在聖人還落魄至極,能夠傾盡所有去幫助聖人的人,不會這般輕易便造反。

「聖人所派之人,自然不可能撒謊。」韓太妃斬釘截鐵的說道。

見韓太妃這般肯定,謝靈瑜反而越發好奇,她問道:「母妃可知當年聖人所派特使為何人,為何您這般肯定此人定不會陷害崔大人?」

「因為當年特使正是崔知節的胞弟崔知仲,」韓太妃說道:「聖人之所以派崔知仲前去,也是因為他與崔大人乃是親生兄弟,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謀反乃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崔知仲豈敢在此事上作假。難道他就不怕自己被連累?」

這一刻謝靈瑜算是徹底解開了,先前的種種疑惑。

為何崔知節過往事跡處處被隱藏遮掩,而整個安國公府卻安然無恙,甚至崔知仲作為他的胞弟如今還能深受聖人重用,官至兵部尚書這樣的高位。

原來早在很多年前,崔知仲便已跟自己的親哥哥劃清了界限,或許那時是整個安國公府跟崔知節劃清了界限。

畢竟安國公府乃是清河崔氏的嫡支,即便是聖人在動崔氏之前,也要考慮清楚。

如果大樹枝繁葉茂,不可輕易挪動的話,那麼便只好剪除太過出牆的樹枝好了。

況且崔知仲在得知崔知節謀反之後,能夠如實上報聖人,便表明了安國公府並非是與崔知節同流合污,聖人不僅未懲罰安國公府,反而依舊恩寵至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