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她顫著聲音說:「母妃,你該不會是要告訴我,三千衛當年是由我父王而創立?」
可是韓太妃卻緩緩抬頭看向她,眼神之中有著一種不為所動搖的堅定。
「不錯,三千衛確實是你父王所創立,不過還有一點你沒說對,它也不僅僅是你父王所創立,」韓太妃淡聲道:「準確來說,它是你父王和崔知節共同創立。」
被聖人所深深厭惡,被天下所不容,提及便是亂臣賊子殺無赦的三千衛,竟與她的父王有關係,甚至還是由她父王親手創立。
為何?
謝靈瑜腦海中只餘下震驚。
她又想起在兩儀殿內,聖人提到三千衛時,那種恨不得屠之而後快的決絕。
凡三千衛,殺無赦。
可若是她母妃所言都是真的,那麼三千衛最初成立,是為了收集情報招攬群臣,而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讓聖人順利登基。
只是為何三千衛最後與聖人會如此決裂?
但謝靈瑜又想到三千衛的另外一位創始人崔知節。
「聖人與崔知節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謝靈瑜輕聲問道。
韓太妃輕笑:「阿瑜,你在朝堂之中確實被歷練了,一眼便接近了真相了。」
隨即她淡淡搖頭:「無非不過就是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犬烹。在最初三千衛成立之時,確實一心為了聖人登基。但是在聖人登基之後,三千衛掌握了太多世家門閥的秘辛,以至於那些世家門閥畏懼崔知節,即便崔知節無心,但是他在朝堂之上早已經形成了振臂一呼的滔天權勢。」
謝靈瑜聽著韓太妃的話,心底卻沒有一絲驚訝。
畢竟她身在皇室,即便身為女子,卻也在史書上看過這些太多相似的故事,以至於眼前這個故事似乎也並不太出乎意料。
在爭奪權勢的時候,大概是真的有些許真心。
可一旦真的權勢到手,曾經的生死相依,轉眼間便有了嫌隙。
「所以最後皇伯爺罷免了崔知節嗎?」謝靈瑜輕聲說道。
因為據她所知,安國公府謝家如今依舊還是整個長安最為顯赫的門閥世家,甚至聖人之前還想將崔休指婚給她,可見謝氏應該是並未受到崔知節的連累。
「朝野皆知聖人登基,崔知節與你阿耶乃是首功,聖人又怎會行此事,讓天下人非議他虧待忠臣,」當韓太妃打開話匣子之後,這些年藏在她內心深處的很多話,似乎都有了宣洩的出口。
「嘉明五年,也便是你出生的那年,崔知節上拜都督秦成渭武四州諸軍事、秦州刺史,至此離開了長安,之後他更是成為益州大都督,乃是朝臣遙領大都督的第一人。他雖離開長安,但是在外人看來,聖人待他依舊不薄。」
謝靈瑜聽到這裡卻是不解了,聖人將崔知節調離長安,自是為了瓦解他手中權勢。按照崔知節的身份地位來說,假以時日必是宰輔之位的不二人選。
自然手握一方重權的刺史,是如何也比不上長安的宰輔之位。
因此聖人看似待他聖寵依舊,卻已是瓦解他手中權勢。
謝靈瑜輕聲問道:「崔大人接受了皇伯爺這樣的安排了?」
「一介臣子,又豈能螳臂當車,撼動聖人的決心,況且聖人還給了他如此榮耀,崔知節自當是叩謝皇恩,」韓太妃淡然說道。
但即便韓太妃的口吻沒有太大起伏,謝靈瑜卻似乎聽出了有些異樣。
「既然崔知節接受了聖人的恩典,他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何如今朝野上下,幾乎無人提到這位當年盛寵一時的崔大人,」謝靈瑜還是按捺住了心頭這點小小疑惑,將更為重要的事情問了出來。
她入朝堂這麼久,甚至跟安國公府崔家都有過深入的接觸,但是如今在朝中主事的崔家人乃是兵部尚書崔知仲,還有他的兒子崔休。
崔知仲如今依舊還能官拜兵部尚書,可見聖人並未因為崔知節而遷怒整個崔氏。
但是崔知節這個人卻猶如一片空白般,他的存在是被模糊了,或者說是在某種人為的因素之下,徹底被掩蓋了。
他的過往,他與聖人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都已被隱藏的徹底。
如今朝堂之中,似乎再無人敢提及這位崔知節大人。
韓太妃睨了她一眼,淡聲說
道:「崔知節雖走,但是三千衛依舊還在,這樣龐大又神秘的組織在側,聖人豈會安心。」
「不是說三千衛乃是崔知節和父王一同創立,若是崔知節掌握三千衛,聖人無法安心,那麼由父王掌握,難道聖人依舊不安心嗎?」謝靈瑜問道。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