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正道魁首是如何養成的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8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宋從心默默地看著那把鋤頭,無言良久。最後,兩人還是將附近的狼藉一掃而空,宋從心清理出大塊的碎石,將粗壯的草木根莖移除,姜恆常則深耕了田地,翻了兩次土。等到宋從心揮手喚出春風化雨訣澆灌田地,夜色已深,姜恆常笑著說明天就調一隊兵馬過來屯田,速度快些還能趕得上秋收。

宋從心突然覺得,若非世道如此,她或許會給這位姜道君彈一首曲子。

抵達天殷永樂城的第二天,客人就被東道主拉去耕田耕到半宿。宋從心回到自己下榻的住院時,等了大半夜的靈希差點沒打算出去找她。

「姜家水深,姜恆常也並非等閒之輩。」雖然修士纖塵不染,但耕了大片田地的宋從心還是跑去洗了個澡,此時正坐在梳妝鏡前,任由師妹替自己梳理長發,「她想藉助外力打破長老閣的掣肘,此次恆久永樂大典恐怕就是她動手的時候。」

靈希頷首,她贊同師姐的推斷,同時也有其他的發現:「師姐,先前我們提到過天殷國的『賒命錢』。我發現天殷國人口中的一些詞句與大眾所知的不同。」

「此話何意?」宋從心問道。

「今日我與姜嚴早歸,途經一家葬儀館,恰好見一戶人家戴孝出殯。」靈希語氣沉靜,她看似呆怔,實際聰慧機敏。姜嚴雖然也天生早慧,但和靈希相比還是稍遜一籌。他和靈希交涉了一天,不僅沒能套出話來,反而被靈希捲走了不少情報。

「那戶人家披麻戴孝,面上卻不見悲色。有一婦人寬慰逝者家人,卻拍著站在一旁的幼童的肩膀,道照顧好逝者的遺體。我心覺古怪,便向姜嚴多問了幾句。此事在天殷並非秘密,姜嚴便也如實告知。據他所言,在天殷,『遺體』不僅僅指代逝者的屍體。

「對於天殷國人來說,『遺體』指代逝者,同時也指代活人——活在陽間的人,是已經逝世的死者留於人世的『遺體』。」

第313章

以拂雪道君的身份受邀參加天殷國的恆久永樂大典,於情於理,國君都應該出面相見,設宴以待。

然而,自宋從心和靈希抵達天殷之日,姜家那位國君從未在人前露臉,接待賓客之事一力由姜道君操持。雖然宋從心並不在意,姜家的禮遇也做得盡善盡美,但國君不露面一事終究是避不開的問題。無論天殷執掌實權的人是誰,但它明面上地位最高的領袖是姜恆常與其兄長姜胤業。

即便只是做個面子功夫,姜國君也有在賓客面前露面的必要。

關於這一點,感到疑惑的來賓不在少數。來賓明里暗裡旁敲側擊,卻都被姜家打太極一樣推了回去。不僅姜國君沒有露面,姜家的族老們也閉門不出,據說是在籌備即將到來的恆久永樂大典,要提前百日進行靜修齋戒。姜恆常同樣是大典的司儀,她負責的是「奉禮」一環。

所謂「奉禮」,乃上古時期流傳下來的傳統,又稱「百物朝賀」。古時,各地郡守會向主城獻上當地興盛的代表物,譬如金銀玉器、五轂糧食、銅鐵造物。這些象徵國力強盛的代表物會奉在神壇案頭,由司儀擇取祭物將其投入火中。古時人們相信,人的魂靈自烈焰而來,火焰有通曉魂靈、溝通上蒼的神力。火能驅逐荒野的害獸,能點亮伸手不見五指的夜晚。所以,人族先祖在留予子孫後代的傳承中寫下火焰的神聖。

人死後,留在人世的生者會焚燒紙錢、紙作的財物,奉禮這一環節的主旨便是將人間百物獻給上蒼。

其中,最重要的祭物是象徵田地豐饒的五轂、象徵兵強馬壯的青銅造物,以及象徵君王賢德的玉器。

前者為祭物,後兩者為供物,供奉之物無需焚燒。此次大典,天殷準備的供物是高達百丈的青銅樹、問天九鼎以及重寶九龍青玉國璽。

天殷來賓眾多,但能讓姜家道君親身相迎的賓客只有拂雪道君一人。之後,姜恆常投身忙碌的大典預備工作中,接待宋從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