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過了歲,五娘困得很,先回去睡了,石青問:「姑娘,要不先回房歇息吧?」
金陵的冬天雖不冷,但深夜裡總是有寒氣,石青給戚時微披了一件厚披風,還是擔心她凍著。
「沒事,」戚時微道,「已是元旦了,我想拿面鏡子,出去卜一卜。」
不知是不是孕期憂思過重的緣故,她這些日子總是心裡不安穩,恰好想起了以往戚太夫人同她講的卜鏡風俗,據說很靈,想出去試一試。
這占卜之術也不難,據說只要在正旦當天,在灶下放一碗水,虔誠祝禱一回,於懷中揣一面鏡子,心中默念著要問的問題出門,跨出門檻後聽到的第一句話,便是回答。
石青苦勸不住,還好這片院落在金陵中心,附近的坊市還算安全。石青只得道:「姑娘,您最多只能在門外這條街上轉轉,可不敢走遠。」
「知道,」戚時微說,「你把小林叫來,他帶幾個人護著我出門,總可以了吧?」
戚時微取了碗清水,在灶前跪了,閉目沉心祝禱片刻,提起裙角出門。
她懷中已揣了面小巧的銅鏡,心裡默念著「九郎幾時能回來」,跨過了門檻。
因她要聽鏡作卜,小林帶人在她前後遠遠跟了,都是一語不發,不敢打擾。
今天是除夕,沒有宵禁,雖說城中氣氛有些緊張,但畢竟是過年,街市上依舊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戚時微剛走兩步,就聽著一個清脆的童音大叫:「來了!」
什麼來了?
戚時微的眼光順著投注過去,發現是鄰居家的小女郎,不過六七歲,一邊飛跑一邊指著巷子外頭大聲叫道:「娘!有人來了,說是要找人,我不認識!」
戚時微目光剛一動,小林立刻道:「請九奶奶在此稍待,不要出巷子。」
小林一面說,一面做了個手勢,兩個精壯衛士上前,嚴嚴實實抓住那人的雙手,將他帶了過來。
「啊,」石青忽然驚道,「姑娘,這人……我認識!」
第66章 「生了生了!」
被壓著的那人抬起頭來,竟是戚時微全然陌生的一張臉。
「石青姑娘!」他道。
石青顧不上寒暄,對戚時微道:「這是商隊裡專管跑腿的小子,叫吳三,姑娘不是在一支船隊裡入了一股麼?後來契書是他送來的。」
也就是今半年的事,卻仿佛已經很遠了。戚時微想起來,她受五娘相邀,在出海航行的商隊裡參了一股,後續事宜自然不必她親自辦,是石青去領人拿的契書,因此認識此人並不奇怪。
吳三也顧不上旁的,忙一徑兒叩頭:「啟稟貴人,小的有大事要報!」
他嚇得瑟瑟發抖,臉上還掛著橫流的涕淚,戚時微看他一眼,道:「進去說話。」
小林便使人帶了吳三進去,隨意尋了一處偏僻房間,還不忘記很周到地給戚時微搬來一把椅子,在椅子旁又放了個暖爐。
吳三雖抖抖索索,口齒還算清楚,不一會兒將事情說明白了,原來他是來報信的。
能將生意做大的商行,自然不會只有一支船隊,戚時微入股的那支船隊早出海了,這家商號卻另有別的船隊正要靠岸,原本近日就要登港。
可等靠近了海岸線,船隊卻發現了不對!
海面上黑壓壓的一片,竟有些倭寇的船隻,正朝著金陵附近最大的港口行去。他們的商船大,一不當心還撞上一隻落單的倭寇小船。
出海通商的人,和倭寇、海賊打交道是慣了的,船上也有精壯打手和護衛,當即把那隻倭寇小船的上眾人綁了,遠遠繞開那片海域,然後用一隻信鴿給岸上送了信來。
據說,倭寇預備順水路進攻金陵,趁著沒過正月十五,民間正高高興興過節,防務鬆弛的時候。
這是件大事,商號收到了消息,不敢擅專,立刻派人星夜趕路來報信兒。這些日子,不少臨近城鎮的貴人攜家帶口地往金陵城跑,又有些人索性一路往北去了。他只知道他家主子前些日子也往金陵城去了,但主子做事也不會同底下人交代,竟不知具體在城中哪一處,還是已經出城了。
近日又不許人進城,吳三光是混進城中就花了好大一番功夫,
比預計的晚了幾天,他又找不著自家主子,這會子急的要命,生怕耽誤了時間。
——要知道,光是這家商號在金陵堆積的貨物就有幾千上萬兩!還有十來艘大船!更別說他自個兒在金陵城亦有親朋好友,真真是心急如焚。
「還請貴人幫幫忙,給我家主子報個信兒。」吳三一邊咚咚磕頭一邊道。
這事干係甚大,戚時微看了一眼小林:「你覺得此事可信嗎?」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