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他的原配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9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她打算通過元宵節,來憶往昔,讓李燕庸回憶起以往的青澀。

從而緩和和李燕庸的僵持的關係。

藺照雪心裡帶著期待,去邀約了李燕庸。

雪停了片刻。

她坐在支摘窗前,不時地巴望玉蘭的身影,期待她能帶回李燕庸答應的消息。

等待的時間不好熬的。

她眼前空落落,白蒼蒼,不覺憶起七年前那個華燈寶炬的上元佳節。

那時她還才及笄,家裡方給說了親。

爹娘獨女千嬌百寵,待嫁郎君如切如磋。

——

藺照雪那時候被嬌寵得頑劣,每次都不聽話,總要跪祠堂挨罰。

眼瞅著到了要嫁人的年紀,爹娘才說了親。

但看著藺照雪三天跪一次祠堂的頑劣模樣,心裡那叫一個犯

愁。

這不,上元佳節,少女藺照雪自然要去瞧熱鬧。

家裡想了個法,讓李燕庸提早適應藺照雪這頑劣脾氣。

家裡答應了,卻給安排讓李燕庸跟去,看著藺照雪。

美名其曰促進感情。

藺照雪那時候沒見過李燕庸,也並不喜歡李燕庸。

雖覺著李燕庸累贅,但為了去逛燈會,也答應他跟著。

兩家的馬車在燈會相碰,藺照雪一身紅衣,側身馬車旁。

見到一位氣質沉靜,安靜內斂的男子。

生得貌若好女,雌雄莫辨。

但皮囊不是最可貴的,最難得的,是他眼裡很乾淨。

大凡男子,幾近透露著財色酒肉桌氣,大腹便便。

再比如世家小公子,也要麼充斥著傲氣,要麼頑劣,要麼只知道利益計較,小小年紀便已經成了一個世俗的男人。

而他不是。

藺照雪頭次見這種人,生了好奇:「你在想什麼呢李家小公子?哪有小孩子不喜歡燈會,你為什麼跌著一張臉啊?」

她問東問西,很是聒噪吵人。

少年小小年紀,卻有著成年人的冷漠,直白明了吐出一句利益清晰的話:

「有逛燈會的時間,我不如多看兩本書。」

藺照雪恍然,原來這份乾淨,是不貪財不貪色不貪玩,只想拼命晉升的「乾淨」啊。

那確實心裡清明,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進了燈會。

二人並肩……準確來說不是並肩。

李燕庸這個人很奇怪,他似乎是覺著藺照雪聒噪,一直不怎麼回話,沒什麼熱情。

但又默默跟在藺照雪身後,跟著她左瞧瞧右看看,像樁樹。

初見過後,便是相處。

藺照雪經過相處,才發現李燕庸好似並不如表面那般沉悶,反而,他之所以要惜字如金,是因不喜說廢話。

比如,在她看燈籠好看,要包圓一整個攤子的燈籠時——

爹娘會無奈說鋪張浪費,絮絮叨叨從小不忍則亂大謀講到入土,一大堆話耳朵要起繭子。

她全不愛聽。

下次繼續買買買,反正不浪費了就是,大不了分發給民眾。

但李燕庸卻能只用一句話就把她制止下來,讓她歇了包圓的心思。

直白又現實,說得她無地自容。

雖然沉悶不愛多言,但說的每一句都不是廢話,都到點上,他是個務實心思直接的人。

也是藺照雪嚮往的那種人。

她不是個直白的人,甚至算得上敏感,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正好互補了。

藺照雪對他,從好奇,再到記住。

藺照雪此次前來的根本目的,不是包圓燈,而是為了元宵節的頭燈。

頭燈是皇家做的,帝後二人每年都會抽出時間,聯手做這燈籠,彰顯帝後恩愛,親民親眾,不高高在上。

燈籠有小女兒喜愛的金絲玉兔紋樣,京中誰都垂涎。

猜謎猜得最多,拔得頭籌,便可以得到這燈籠。

因為是皇家物件,這買也買不得,只能憑真本事贏來。

但東京能人居多,即便藺照雪的丞相爹和娘請了一堆門客,要為女兒贏得這燈籠。

但最強的那個,還是在倒數第二輪,敗下陣來。

藺照雪小女兒心態,垂頭喪氣的,眼巴巴看著燈籠即將被贏走。

誰料這時。

一直沉默的李燕庸,卻冷不丁的出聲:

「別難受,我去試試。」

藺照雪眼睛唰一下亮了,卻不止為燈籠。

她斷舍離還是蠻厲害的,得不到就立馬不喜歡了。

她眼睛亮,是發現個好玩的事,鬆了口氣:「原來你也沒有表面那麼冷漠嘛。」

李燕庸已然湧入人群。藺照雪只看得到少年人的背影。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