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鐵鍋燉大鵝的面子上,短工們均老老實實地聽從,生怕惹主家不開心錯過這頓美食。
唯一的問題就是,書生們偶爾會蹦出來一些文縐縐的詞兒,叫人聽不懂。
每當眾人撓頭的時候,桂小娘子便會笑盈盈地加以解釋。
經過簡單培訓後,灶台上的餐食也已出鍋。
揭開蓋,一股熱氣帶著醇厚的香味撲面而來,馬尾辮女孩用筷子輕戳鵝肉,而後滿意地笑了。
「熟啦!開飯嘍!」
大鵝塊被燉得色澤紅亮,吸飽了濃郁湯汁,肉的紋理間都充斥著鮮香。
眾人排隊打飯,雖只得一勺菜,但均已迫不及待。
吃上一口,胡蘿蔔被燉得綿軟,粉條緊緊纏繞著鵝肉,鮮嫩又不失嚼勁。
燉煮多時的香料味道絲絲入扣,從舌尖蔓延至咽喉,短工們忍不住滿足地眯起眼睛。
頭戴破氈帽的老者將碗中米飯和湯汁一口氣扒拉乾淨,然後用手背抹了抹嘴,長舒一口氣。
「真舒坦吶,平時過年才能吃上這硬菜!」他感嘆道。
其他短工紛紛點頭附和。
就沖這伙食,他們也要甩開膀子猛猛幹活兒。
曾被馬碌占有獨享的十二堡芙蓉湯,位置在山崖邊,別院荒蕪已久,需用心打理並擴建。
搬運重物時,男女老少齊上陣,大家緊握粗壯的繩子,在泥土路上拖動板車。
「一二,一二」口號聲在空曠的天地間迴蕩。
人心齊,泰山移。
大梁的百姓多麼溫順,只要給口吃的,他們就願意賣命。
即便如此,仍有朝廷統治者不斷搜刮民脂民膏,從不肯俯下身來傾聽民意。
「先生您說,百姓們知道,戰火已蔓延至東魯邊境嗎?」書生深吸一口氣,攥緊了拳頭。
他心有猶豫,不確定自己此時躲在大後方是否乃正確抉擇。
聽聞同窗們參與樾王殿下興辦的科舉,無分男女,唯才是舉,大多已成功入仕。
如王蒲,因策論成績優異被任命為納言,負責協助小謝公子審議和決策政務。
其餘諸生,有的參與聽訟斷獄,有的著手編戶齊民……
「賢生的消息落後了。」桂枝兒拍了拍他的肩膀,「現下可不僅東魯在打仗!」
杭京朝廷一方面調兵鎮壓北境反賊,一方面抵禦嶺南倭寇大舉進犯。
全國各地已亂成一鍋粥。
「居廟堂之高,輔政者,賢吏也;處江湖之遠,濟民者,善士也。」
桂枝兒的目光掃過眾人,溫和而深邃。
古代封建王朝,兩三百年間必有一次天下大亂。
由於交通不發達,消息傳播速度有限,大部分百姓在仗沒打到家門口前,並不知曉災難降臨。
蟪蛄不知春秋,如是也。
「若你們沒有封侯拜相的決心或是膽量。」桂枝兒停頓片刻,繼續說,「能切實為個別百姓解決難題,亦為有義之事。」
用她家鄉的話來說,就叫——
官職有高低,服務無大小。
幾名書生原本皺著的眉頭舒展開來,眼中困惑逐漸被明亮所取代。
他們情不自禁地微微欠身,雙手抱拳,感激桂枝兒指教。
臉上滿是謙遜與誠懇。
繼而更加賣力地帶領短工們修築雪場。
「奴家曉得樾王殿下為何不肯放人了,小娘子不做女官,著實可惜。」柳千金打趣道。
她雙眸含情似秋水,只在深處藏著一抹愁緒。
自從桂枝兒與她轉述,京城西市賣果蔬的中年伉儷之事,她心中便一直記掛。
或許當年,爹娘真的僥倖還活著?
她多番打探,康順年間春汛,下令開閘泄洪淹了清野州城的那狗官,後來確實又說動聖上,在災區施醫施藥、義倉賑濟。
其人究竟是酷吏,抑或良臣?她看不懂。
「姐姐快別取笑我了。」桂枝兒扶額,「旁的你也不必太過憂心。」
「待十二堡的雪場開始盈利,向樾王殿下求個恩典,尋你爹娘下落不是難事。」
如此亂世,要想找人光靠自己可做不到。
桂枝兒請柳千金和姐妹銀鈴赴十二堡,並非養閒人。
而是另有考量。
芙蓉湯泉場地有限,在此招待來客僅占個風雅的名頭。
總不能真讓貴人們如下餃子般,一個個裸露著跳進溫泉池裡,成何體統?<="<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