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料,鎮北一片祥和。
甚至還有大量行商和流民湧入,想在此處謀個生計。
「您若初來乍到,就去救病坊或是眾濟院。」那消息靈通的包打聽口沫四濺,「糧食、衣被、柴薪都有定量供給。」
而後聽從官府分配,最不濟也能做個收割莊稼的短工。
「給地主老爺們幹活兒?」瘦骨嶙峋的難民囁嚅道。
他打心底里不願意。
要不是大財主圈地趕跑了他們,怎會背井離鄉當難民。
「嗨!咋可能!」包打聽腦袋一昂,下巴高高揚起,眼中滿是驕傲,「在咱北境,知府……哦不,是樾王大人早就改革啦。」
人頭稅與田賦稅實行新政,匿田直接收歸官府。百姓身上的擔子減輕,連揮舞鐮刀都更有幹勁了。
「樾王乃聖明之主啊!」流民們頓時心生嚮往。
凌河縣城外興起的集市人群熙攘,叫賣聲不絕於耳,就是鎮北府繁榮的最好證明。
放眼望去,趕集的攤位密密麻麻。
有巴蜀的行商操著一口川音,熱情地吆喝過往來客摸一摸絲綢,也有澤州的生意人正在吹噓他帶來做工精美的鼻煙壺。
「此乃吾鄉?久別至此,竟形同陌路!」舉子們低頭看了看身上打著補丁的破衣服,比真正的難民還淒涼幾分。
頗有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恍若隔世。
「先來十個油炸糕、二十個大果子,大碴粥和豆腐腦咱自己打!」
潑辣圓潤的女舉子豪邁地揮了揮手,這頓她請了。
進了城門沿主街走二里路便是家門口,銀子不夠自有爹娘來付。
回來了,真好!
一碗白玉般的豆腐腦,顫顫巍巍晃動著。
「小心燙。」小謝公子微微欠身,從袖間掏出一方素帕,動作輕柔地擦去碗沿濺出的湯汁。
他雙手端著碗放到桂枝兒面前,唇角噙著一抹溫柔的笑意。
豆腐腦上澆著琥珀色的滷汁。
嫩綠的蔥花、香菜點綴
其間,鮮香之氣裊裊升騰。
欒霜柏緊盯著他看似細心的舉動,撇了撇嘴。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很快眾人就被這市井尋常美食引誘,埋頭苦吃,同時不忘豎起耳朵聽百姓閒話,試圖找到鎮北變化如此之大的原因。
「要說樾王,比杭京那位可厲害多了。」
李老漢踢了踢腳邊兩個大竹籠,十幾隻肥碩的雞鴨擠在一起撲騰著翅膀,嘰嘰嘎嘎叫個不停。
「陶土溫室你知道是啥嗎?」
見外地人搖頭,李老漢裂開嘴樂了。
「多虧樾王,咱鄉下能種出反季的蔬菜了,這可是了不得的神術!」他讚嘆道,「像那蒜苗,每月都能收穫一茬。」
欒小將軍動作一滯,含著半口豆腐腦,持勺的手停在半空。
他猛地抬頭,雙眼銳利如鷹,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眸中閃過一絲疑惑。
「你說那些算什麼。」王二伯插嘴道,「咱軍士們現如今用的連弩,砌城牆地道用的灰白玉岩,都是樾王整出來的!」
他家中有人在官府當差,了解更多小道消息。
「這樾王呀,是老天爺派來救俺們的!」
圍觀眾人紛紛點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咣當。」欒霜柏手中的勺子摔落在碗裡,原本英氣十足的臉龐瞬間凝固。
他雙唇微張,卻半晌說不出話。
最終磕絆著對桂枝兒道——
「其間也許有什麼誤會,姑娘容我再問問,老百姓們以訛傳訛……」
旁人不知真相,他卻再清楚不過了。
他曾與樾王一同喝過陶土溫室產出的毛豆絲瓜湯,在指揮營內見識過連弩『圖紙,俱是桂枝兒的獨家巧思。
「不必。」桂枝兒滿不在乎地搖搖頭。
造勢嘛,她懂。
魚腹藏書也好,石人讖語也罷。
從古至今但凡起義,定要宣傳一些異象,暗示帝王天命所歸的身份。
只不過樾王棋高一著,用利民之事、惠民之舉來收攏人心,與杭京朝廷推出那勞什子紙鈔相比,高明百倍。
無論如何,桂枝兒都毫不在意。
掌握了「美食系統的最高評價來自於人的情感」這一秘籍,她只想儘快刷任務通關。
「嘎吱」一聲,桂枝兒咬一口油炸糕。
油溫過高讓外皮焦糖化,像是咬到硬殼,掩蓋了本身的香甜味道。
她皺了皺鼻子,差評!
看來時過境遷,在北境美食屆,桂記滷味店依舊有一席之地啊。<="<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