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後,駕輕就熟地穿過小院,徑直推開虛掩的後廚房門。
灶台空蕩蕩的,無論柴米油鹽還是鍋碗瓢盆,俱已消失不見。
有一封信留在案板上。
素紙製成的信封色澤微黃,以紅火漆封印。
正面似是用炭筆書寫,字體歪七扭八——「知府大人親啟」。
劉善淵只一眼,便辨別出這獨特的字跡,將信封輕輕拈起。
信箋上書:「燒制水泥需高溫助燃。
壹,窯洞裡的木炭,可換煤炭,用以提高爐溫;貳,新式木風箱的設計圖如下,能夠增加氣體;叄,長期吸粉塵有害,務必罩住口鼻以防肺癆。」
翻開背面,另有幾個大字:
「我走了,勿念。」
「呵。」劉善淵星眸含怒,睫毛在臉上投下淡淡陰影。
骨節分明的手指,白皙而有力,捏得紙張邊緣扭曲。
「跑得比兔子都快。」他勾起嘴角,帶著一絲嘲諷與無奈,「還不派人去追。」
「是,老爺息怒。」
三日後,黎州城外郊野。
東風初至,攜三分料峭,七縷生機。田野間有新綠點點,那是嫩草悄然探出腦袋。
「文景兄,我們已到東魯境內了。」
「按輿圖所示,繞過前面的花山崗即可進城。」
趕考舉子擠在兩輛驢車上,身負行囊,人人面含憧憬。
其中被稱為文景兄者,乃是凌河縣天宥年間舉子,王蒲。
他身著青素色長袍,斜背竹杖,背脊挺拔如松。
三年又三年,這是他第三次進京趕考。
王蒲手中緊緊握著書卷,正孜孜不倦地誦讀聖人言。
「子曰,信近於義,言可復也……」
大梁科舉取士,不僅考帖經、策論,還有詩賦、文律等。溫書時,需面面俱到。
「吁——」快馬加鞭的暗探如同疾風,飛馳而來,厲喝道,「前面的人站住!」
暗探們頭戴黑色斗笠,用寬大的帽檐遮擋大半張臉,只露出銳利的鷹眼。
「奉命捉拿女逃犯!」
第37章 赴京趕考射幾隻野兔,加個餐。……
眾考生絲毫不懼。
擁有「舉人」名頭,不僅平日裡可免除賦稅、徭役,即使犯罪,縣衙也不能輕易動刑。
王蒲放下書卷,抽出身後竹杖。
他起身下了驢車,左腳微微拖拽,竟是跛足。
王蒲上下打量暗探,見其確實有知府令章,這才拱手行禮:「不知捕頭追的是何逃犯,我等均為凌河縣考生,赴京趕考。」
通關路引乃凌河縣令簽發,上有駱嵩延縣令大印。
一張米黃色的紙,內容詳盡,包括考生十五人、車夫三人、監學一人、隨從一人。
王蒲身體微微搖晃,用竹杖保持著平衡。
暗探目光如炬,掃過一覽無餘的驢車,最後將眼神停留在馬車上。
馬車垂著厚厚的帘子,由深色錦緞製成,在寒風中擺動,隱約能看到兩個模糊的身影。
「此乃女書生。」王蒲伸手阻攔。
女考生如幽蘭之在谷,端坐簾內,怎可輕慢。
其餘諸考生,也多自驢車而下,與暗探形成對峙之態。
「為何拘捕令上不見逃犯畫像?」
「總該有個姓名吧?」
眾人神色凝重,目光堅毅,有的握拳而立,有的議論紛紛。
「無可奉告。」暗探環顧四周,向下壓了壓斗笠。
又見考生眾多,遲疑半晌,向後退了兩步,不敢輕舉妄動。
僵持中,馬車簾「唰」地掀開。
「諸位,我們可是你要抓的人?」兩位女書生神色堅毅,毫無懼色。
大梁不禁女子考學,甚至設有專門考場。
在搜身、如廁時有適當關照。
暗探見其態度強硬,也是一愣。
再細觀樣貌,一位潑辣圓潤,一位纖細嬌弱,與大管家所交待的,並無相似之處。
只得致歉道:「多有冒犯。」
已至東魯邊境,再搜查便越界了。
「嘶——」駿馬一聲長鳴,暗探翻身上馬,韁繩一抖,「原路返回!」
馬蹄揚起塵埃,頭戴黑色斗笠的身影漸行漸遠。
「搞什麼,真是胡鬧。」
「平白讓姑娘們受驚,文景兄,你看這些……」
眾考生義憤填膺,適才既忐忑又擔憂,現在少不得要發泄幾句。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