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朕不放呢?」
滿朝譁然。
王允瞪大了眼。
*
謝玄回到御書房,臉色陰沉:「這件事到底是怎麼傳出去的?究竟是誰這麼大的膽子!」
賀蘭旭看著臉色鐵青的謝玄,「那日在拾花殿,諸位大人都在下面看著,若是心思縝密之人,或許會有所懷疑。」他想了想,斟酌道,「當時殿裡只剩陛下和楚大人,可是被人聽到或是看到什麼?」
謝玄猛地想起他將楚容壓在龍椅上的事,當時外面都是侍衛,太監,萬一像賀蘭旭說的那樣,有什麼人聽到了,又不怕死的偷偷傳了出去.....
他眯了眯眼,不,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傳出去。
賀蘭旭道:「其實方才上朝時,陛下不該當眾拒絕王大人的提議....」
「這個王允膽子太大了,就他一個人有耳朵有嘴?別人都聽不到?怎麼就他跑到朕面前討嫌!」謝玄道,「朕平時太縱容他了,縱的這老傢伙不知天高地厚!」
他當時被氣昏了頭腦,怒氣上頭拒絕了王允的提議,還把人臭罵了一頓。此時冷靜下來,也覺得拒絕王允實為不妥。
朝中到處都是人精,他如此大動肝火,拒絕放楚容出宮,他們不可能看不出個中蹊蹺。今日之事,不知又會生出多少事端。
謝玄料的沒錯,因為他當眾拒絕讓楚容出宮,朝堂上又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堂堂國君和一個男人傳出這樣的流言,偏偏這人身份還極為特殊,事關皇氏聲譽,朝臣們不能視而不見。對於此等流言,眾人原都不以為意,但謝玄當日卻態度強硬,拒不讓楚容出宮,這就很值得耐人尋味。
回想起這幾年來謝玄後宮空無一人,不納妃不立後的種種行徑,風言風語,甚囂塵上,不僅宮闈之中,就連坊間也傳的沸沸揚揚。
謝玄這才意識到,事情遠比自己想的要嚴重的多,並且他十分斷定,此事並未偶然,而是有人故意在背後推波助瀾。
第38章
謝玄派人去調查流言一事, 此事在宮中流傳開來,他卻一概不知,若不是王允問到跟前了, 恐怕還被蒙在鼓裡。
究竟是巧合還是有人背後搗鬼,故意避開他, 想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他命李福泉去查, 李福算好歹在宮裡待了幾十年,最後揪出來一個負責打掃拾花殿的小太監。據說當日, 那小太監就在殿外,聽到了裡面的動靜後,說了些不該說的。
宮人們雖皆有來歷, 可渾水摸魚者也大有人在,若是被有心之人利用一番,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
謝玄大為惱火, 派人處死了那太監,並勒令誰若再敢偷傳此事, 也一併處死。
接下來幾天, 朝臣們像是商量好一樣,一封又一封的奏摺接踵而來,這些人雖未提及楚容名姓,字裡行間卻緊緊圍繞著近日流言一事, 懇請他納妃封后, 延綿子嗣。
不止是前朝,如今燕京城滿大街小巷都在傳前楚太子楚容委身燕帝的宮中秘事。這些人不敢當眾談論皇帝, 便在私下偷偷八卦。
茶坊瓦肆,書攤酒樓,皆是燕帝與楚容的桃色之事。有人說楚容為了活命主動獻身燕帝, 勾的燕帝夜夜笙歌,魂都快沒了;還有人說燕帝登基三載,從不納妃,是因為後宮三千佳麗皆比不上楚容一人;也有一部分人認為燕帝垂涎楚容美色,所以將他困在燕宮,來個金屋藏嬌。
事情的發展越來越出乎意料,謝玄怒不可遏,一邊讓賀蘭旭查誰在背後推波助瀾,一邊派人壓制坊間那些形形色色的傳聞。
最令他頭疼的還是納妃一事,上朝時要面臨臣子們的連番逼問,散了朝又有數不清的奏摺往御書房送。這些人聽著京中流言,心中大多有猜測,他們唯恐皇室基業斷送於此,不斷拿仁義禮教,先祖規訓來壓謝玄,鐵了心要他開後宮。
一向足智多謀的賀蘭旭都面露難色,勸道:「不如陛下先召幾位女子進宮,將諸位大人安撫下來再說。臣認為林太傅之女林晚舟,賢淑端方,寬以待人,讓她做皇后,再合適不過。」
自古以來哪個皇帝不是坐擁三宮六院,子嗣眾多?謝玄登基快三年,後宮無人,膝下無子,甚至連表面功夫都懶得做,也難怪一些老臣如此心急。
謝玄聽著賀蘭旭的話,面色異常難看,他咬緊牙關,一言不發的看著殿外忙活的宮人。
臨近年底,宮裡張燈結彩,大紅燈籠高高掛起,各處都洋溢著歡快的新春氣息,唯有謝玄的心情與這喜氣格格不入。
他輕輕吐出一口濁氣,仍是那句說過很多遍的話:「朕知道了。「
打發走賀蘭旭之後,謝玄出門去了蘭池宮。
楚容這段時間一直在養病,謝玄明令禁止,誰都不許在楚容面前嚼舌根,唯恐他知道了什麼。
外面流言紛紛,他也只能在這尋得片刻的清淨。
晚上,謝玄問起楚容如今的病況,小新子怯懦道:「今日太醫過來時說還沒有好透,要多休息。」
謝玄哪能聽不懂這話的意思,哼笑一聲:「他哪有這麼嬌氣?」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