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片孤城萬仞山,春風再度玉門關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0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我不用。你也別拘著。不需那般。」蕭承言雖是說了,可瞧著常苒仍是用帕子擋著,一小口一小口的食。只得轉頭看向旁處。

常苒偷拿過一嶄新糕點,用手帕半裹著,悄半轉身子,推開一點自己身後的窗。

芷蘭瞧見,以為常苒要吩咐什麼,急跑兩步到側面瞧見遞來的糕點,芷蘭忙也一展手中糕點。常苒一愣笑而點頭收回。再轉頭瞧著蕭承言時面上更加親和,將手中的糕點卻是送到蕭承言唇邊。「剛出鍋的,好吃的。」

蕭承言也是略一愣,忙接下。笑而回應,眼眸都彎不可見。

慈寧宮中,太皇太后瞧著蒼老了不少。兩人行了大禮,太皇太后反同常苒更親近些:「多少年沒見到你這孩子了。來,到哀家這來。」

邊上嬤嬤攙扶起常苒。常苒朝著那嬤嬤也扶扶身子。蕭承言低低輕咳一聲。常苒才反應過來,身份不同了。身板便又挺直了兩分。被扶著到了太皇太后身旁,常苒剛打算跪下,卻是太皇太后一把拉住常苒的手,止不住的高興。「我瞧著,到底是養在南陽那裡過,這如今長大了一些,這眼瞧著模樣怎麼看,怎麼有些像南陽了呢。」

宮女也急忙附和道:「瑞王妃眉眼間,確實有幾分相似。」

「大抵就該是一家人的模樣。」那嬤嬤也附和說著。

常苒覺得這太皇太后還似從前一般,和藹可親的。此刻華發早生,手也變得冰冷,眼神似乎更加不濟了。想必是思念南陽大長公主的緣故。自從先帝駕崩,新帝繼位,南陽大長公主一直未被允許回京居住,除了去皇陵叩拜,就一直被拘在封地。

太皇太后對著常苒叮囑:「初入王府,難免事情繁雜,南陽人在封地沒回來,卻也給你找了個幫手。」

張嬤嬤此刻急忙跪下。

常苒早知,可目光卻看向一側一名貌美侍女。

太皇太后笑道:「不是她。這不,都跪下了。」

張嬤嬤即刻口道萬福安。

蕭承言心裡已清楚了大概。接口問:「南陽姑姑身體可還好?」

「公主身體還好。封地較遠,一時難以親自道賀。特命我送來賀禮。還特特囑咐了,瑞王妃曾在公主膝下時間不長,但也擔半個養母之份,亦有教養之責。若是哪裡有錯失公主也有教習不當之錯。如今剛成婚,恐王妃有錯失遺漏。特意讓老奴我從旁提點王妃一二,也好更好侍奉王爺,盡心盡力。若是以後老奴有所逾越,罰的有輕有重還請王爺莫要心疼。」

「王妃溫婉賢淑,甚好。」蕭承言道。

「你這女娃真好。真想留你們陪我說會話,但我這精力真是有些不濟。你們去吧,想必也等著你們呢。」太皇太后說才鬆開手。

常苒急忙再次行禮告退。

蕭承言似要說而未說,瞧著常苒已出聲告退,便也道:「孫兒日後再帶新婦來給皇奶奶請安。」出門時卻真見張嬤嬤跟在常苒身後,不由得緊皺眉頭。

慈安宮孫姑姑已在必經路上等候,也瞧見張嬤嬤行於後。見了禮後便引著瑞王一行。常苒走於瑞王身後,此刻手摸那並蒂海棠流蘇簪。想著若摘下未免刻意。且孫姑姑已見,終還是未摘。

邁進靜安殿中,太后端坐餐桌邊。常苒低著頭跟在蕭承言身後,還未至身前就已緊張不已。看到蕭承言只弓著身子行了一禮,常苒確是不敢,急急行了個大禮。

「起來吧。哀家不是那不好說話的主。就似平常一樣,別拘著了。」

常苒點頭稱是,卻不敢妄動。看到宮人撤下餐食,孫姑姑拿來茶盞到常苒邊上。常苒並不用知會,便接過茶盞,弓著身子到了太后邊上候著。準備侍候太后漱口。

太后正欲接過茶盞,卻看到常苒鬢邊的並蒂海棠簪子。遲疑的問道:「這簪子?」

常苒一聽這話感覺腦中炸雷一般炸響,直直就跪在地上。但手中茶盞倒是穩穩的端在太后手邊,絲毫未動。

太后見到這樣反倒笑了,「你這孩子,這倒唬我一跳。快起來。倩葦,快。」

孫姑姑過來扶起常苒,用手帕給她拍拍膝蓋。

「是我僭越了太后。」常苒不安的說。

「這話是怎的說的。這簪子是當年太皇太后賞賜給你娘親的吧。」

「是。」常苒規規矩矩的應道。

太后站起身子,從桌子邊往寢殿裡側走去。孫姑姑一直扶著,而常苒端著茶盞也恭敬的跟在後面。

「哀家就覺得眼熟。這算什麼僭越,原就是褒獎你娘兩次救治南陽於危難,特意*定製了這並蒂海棠流蘇簪,一枚給了南陽,一枚賞賜給你娘。」太后說完,正好坐在妝檯前。回身招呼著常苒上前。<="<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