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得知南懷斌還活著。便改了思量。派了一個人孤身談判,私下同常文華商量,放了二十六人歸國。也是期望這邊還未知南懷斌身份。
可常文華多麼精明。這談判人員一出現,便知道這二十六人中必有高位者。或是其中有晉王要保之人。否則小卒何以讓晉王甘願談判?卻不大軍壓城?加之之前常蕪於大帳說的,還有私下跪在他面前再次學個詳細。
「皇子的命,比城池還重要?若沒有誠意,便不用談了。地府再見吧。我們駐守邊境,從不畏懼死亡。奪城而死,也算英雄一場。自古,便是武死戰,文死諫。從前我常文華立死諫奪回擊雲城,未果,成活。饒了這二十年。這般武死戰也算了結。」
談判之人,早已受了晉王之命,也知二皇子深陷敵國。並未離開,反而代表南國。同常文華,簽訂歸還擊雲城。「只要常建軍守信諾言,歸還我國之人。我們在此歃血盟誓,哪怕日後一統天下,也絕不從這攻入。」
「一統天下,口氣真是不小。」常文華嗤笑著,卻是應承了。
擊雲城奪下了!
奪城卻無守城人,是為大忌。雲擊城城牆上,只掛著藍色黃字的一個大大的「常」字。在風中吹得咕咕作響。
常文華也未讓任何人守著擊雲城。
南國若是守信,便不會此刻反悔。若是無信,多少人守城也是無用。也正因為常文華手上的人質,反而退避甚遠。
*
南懷斌送到擊雲城。帶著他來奪的那已無用的錦布。他左手貫穿之傷極其嚴重。也一直昏迷不醒,可仍是留有一條性命。除了他還有二十四個人生還,一人死亡。可南國只要南懷斌還活著便成。
退至遠處。晉王帶著大軍在那等著。從昏迷的南懷斌手中,拿回滿是血的錦布。晉王表情淡然,一一掃過辦事失利的二十四人。
那二十四人,低著頭,接過旁人遞來的利劍,自殺殉國了。
晉王把錦布遞給另一人,那人收在懷中。晉王道:「已經無用了。擊雲城已經失守,這的布局圖早已空紙一張。可拿回,便是從不從丟失,從不曾犯錯。」
那人大喊:「二皇子英勇守護擊雲城。重傷受創,現帶回京中療傷。這二十五人奮勇抵抗,同其他身死將士皆是為國奮戰。厚葬,發放撫恤金,厚待親屬。」
*
那一戰回來時,幾乎所有認識常蕪的人,都不在了。司馬都尉也不在了,作為「異心」之人,常文華在回來路上,解決了他。從此軍中,再沒有另一個舌頭。至少眼下軍中,沒有了。
常文華奏報上寫:
晉王大軍壓境,不得已開戰。後且戰且追,一舉奪下擊雲城。
附上戰死人員名單:
司馬深蔚都尉、劉葵路將軍、陳六都副將......英勇殺敵,而亡。
一切落定,常文華親手在將帥府後頭,找了一塊風景稍好之地,一捧土、一捧土的挖了一個大坑。抱著江瓊,葬在那裡。常文華並不讓任何人插手。獨自弄得滿手傷痕血跡。
常衡、常蕪跪在邊上,白衣素裹,頭綁白帶。常蕪頭髮都未像往常一般束起,只是用白色絲帶半紮起,綁了個小髻,披散大半的發跪在那。臉上沒有一絲血色。雙眼呆滯。手指上已纏了布,簡單包紮。
他們身後只有身受重傷,險死還生的兵士們。一個個纏著繃帶,血跡透出。唯一不大狼狽的,便是常衡和劉為。劉為還在城牆之上獨自守著。若有情況,便會打鼓示警。
原本常氏在平川有族墓。可常文華並未找人送陵。因為待他百年之後,他也想葬在這裡。同江瓊在一處。
用滿是血的手指,寫了一個血色墓碑:愛妻江瓊之墓。
小字在側:夫常文華立墓。建元三十七年。卒於奪城之役。
邊上還有一塊木板,寫著常文華夫婦之墓。側放在墓穴之上。
待他下葬,便立在這,相替。
風吹拂起,此刻並沒有風沙。而是濃重的血跡之味飄散在空中。幾日了都未飄散。仿佛那些原本的風沙,都被血跡蓋住,一時之間再也無法飛旋於空。
隨後他們身後的兵卒動了。在邊上又挖出一個大坑。<="<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