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睿踟躕半晌,才回過神來打算扶著新帝手臂。
新帝揮手躲過,未行他禮,先行召了太醫進殿。
診治時新帝目光留戀在新妃身上,見這女子真如他的常苒極像,一雙大眼睛溜溜轉轉似乎十分擔心自己病情。不覺失聲叫道:「苒兒,別怕」。然心中瞭然,她終歸不是她。但藉此了還常家榮耀。又能如何?
常念睿只一瞬的發愣,隨即忙應聲答應。「小冉不怕。」
新帝閉上眼睛,似往日常苒浮現眼前。不禁再次勾起嘴角,心道:常苒,你終回來了。
未完待續......
第7章 番外:雙生子,請君入甕局
◎雁南離開瑞王府後的遭遇,及「尋回」沐菊◎
時間溯回。
雁南出瑞王府,不知不覺便到永安府前。大門上頭黑色牌匾上書金字:永安府。牌匾之下懸有白綾綢緞,兩側也掛白色燈籠。府門大開,門側各站一家丁。
邁上台階,走至門前低首示意。「不知府中可設了祭堂?小人曾受國公爺諸多教誨,感念國公爺忠勇想祭拜一下。磕幾個頭。」
其一家丁回:「不必。感念在心不在身。國公爺啟程前曾有話,已同你們瑞王府斷了往來,恕不接待貴客,請回吧。」
雁南拱手行禮道:「能否告知沐菊姑娘下落。是否隨國公爺回了南境?」見那家丁並未答。又說一遍,「從前侍候娘娘......先王妃主子的沐菊姑娘。」
「等著。」另一家丁向內跑去。
一炷香後,雁南並未等來小跑著出來的沐菊。只見常府管家常安走出。
常安時至如今依舊笑迎稱:「雁南大人。」
雁南拱手說:「不敢,小人已去了瑞王府官職,只白丁罷了。」
常安一挑眉頭,反問道:「那不知您此次來常府所為何事?」見雁南未答,又道,「那老奴換一個問法,您尋沐菊所為何?」
雁南一拱到底才道:「在府時,小人......傾慕久矣。」
常安聽後捋著鬍鬚,目光穿過雁南卻朝遠處巷裡看去,才說:「大人您若當真要尋,明日起早啟程,出了南城門,百里亭外暮景山頂有一座朧明庵。只藏於雲景山林間,怕是不好尋。大人自去吧。家主有令,老奴也不便多說了。」說完退後半步,招呼左右。
一群人呼啦啦退進門內,關上了永安府門。
雁南哪還可等明日,只緊一緊肩上包袱,便朝著西市而去。
永安府門內,一門房透過門縫窺探外頭小聲說:「管家,雁大人走了。」
常安問:「那巷子口的人呢?」
家丁遲疑一下,復又趴在門縫上,不停變換著角度朝著遠處看。「瞧不真切呀。」
另一個家丁接口說:「若是專程跟著雁南大人的,想必跟著走了。若不是,那他聽到這等消息,也可走了。」
「但願吧。」常安站的稍遠了兩步,點頭應著。
趴在門上之人轉過頭來,走到常安面前小聲說道:「您怎的真讓雁南大人去了?他既無了官位,該是把他捆了問個答案才對。」
「大少爺臨行前吩咐的你便忘了?常姓之人從此只一個口徑。若有人要查問那件事,便指人去那。沐菊自會答。旁人嘛......笨嘴拙舌,還是免了。」
......
雁南在西市租了一匹快馬。便折返朝著南城門出。
侍衛挨個查看。待到雁南過時,只瞧了眼佩身的寶劍便訕笑道:「您請。」
雁南也並未多話,若是平時,只怕過這城門都不會停駐,自行騎馬便過了。此刻多少心中發慌。漏夜騎行又栓馬於山腰,竭力攀登。此深秋時節,落葉積土,枯枝稀疏。只庵內燈火於林叢中朦朦朧朧著遮著霧般,反倒比白日枝繁葉茂好找一些。天蒙亮時便到了朧明庵門口。
因是特殊之地,雁南只在數步之外一棵大樹邊上倚靠著小眠片刻,靜待天明。
天還未通亮,庵內卻是先敲響了鐘聲。
雁南打起精神揉了揉臉便正了衣冠,朝著朧明庵門口而來。隨即便輕扣門環。
不多時便出來一位道姑模樣的人,年歲卻小。瞧著雁南道:「施主?可是於夜上山想飲一杯水飯?」
雁南回:「小人是想......尋人。她名叫沐菊。」
道姑問:「庵內的?庵內已改了姓名,棄了從前的身份。」
雁南解釋:「原在永安國公府......侍候的。」
庵內忽一高聲喊道:「靜思!同誰說話呢?」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