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恕直言道:「家風不正,必有災殃。」
只是如今朝堂上幾乎是王家說了算,誰也不敢置喙。
若之後太子登基,那這天下,也就差不多改姓王了。
陳恕眉心緊鎖,忽然想到,當初柳大儒說在幫查岳父的卷宗時,受到了阻撓,有這個本事把控吏部的,會不會也跟王家有牽連?
正沉思著,眉心傳來一抹溫熱,一抬眼,姜貞纖白的手指正點在眉梢,似是要將他的愁緒撫平。
陳恕握住她的手,手指交纏的溫度,平息他心中的波瀾。
翌日陳恕又被明熙帝傳入了宮中。
這回只召了他一人。明熙帝在殿試時就看中了陳恕,這一個月將他放在翰林院歷練,在他的授意下,安排給陳恕都是一些瑣碎的事務,不過陳恕從未抱怨,修書也勤勉,確實是個可用之才。
清涼殿中,明熙帝正凝神看著摺子。陳恕見今日只有他一人,也並不恐慌,行過禮後,安靜垂手站在一旁。
大約過了一刻鐘,明熙帝才放下了摺子,轉而拿起一份捲軸,招手喚陳恕近前來。
「陳愛卿,朕今日叫你來,是想起你殿試時的所著的文章,有幾句話要問你。」
明熙帝指著捲軸道:「你這裡說,實政之要,屬於規矩備具,諸司百府通悉,朕且問你,天下之大,官員之巨,如何一一檢視?」
他之所以會在一眾進士中欽點陳恕為第二名,正是因為陳恕的這篇時策令他印象深刻。
若論詞藻,探花許世清的更加明麗,但陳恕的許多觀點,與明熙帝不謀而合,讓他心下大喜。
陳恕恭敬地回道:「回陛下,下官以為,政通在於官清,應嚴遴選之條,廣任能臣,嚴懲奸佞,辨明冤枉,以正廉明。」
明熙帝聞言含笑不語,鷹隼般的目光緊盯著陳恕,似是在審判他話中的真假,陳恕低垂著眼,臉上一片淡然。
半晌,殿中才響起明熙帝的輕笑聲,「陳愛卿言之有物,朕果真沒有看錯你。」
這也是短短几日中陳恕第二次聽見這話,帝王的目光停留在他身上,固然令他心潮澎湃,生起報國之志,但與此同時,心中竟生起一股寒意。
明熙帝轉移了話題,沒在同他談論如此正經的事,而是讓陳恕給他讀了半個時辰的書,賞了一塊用過的徽墨,便放陳恕離開了。
陳恕走後,稍間中一位身穿錦雞補服的男人垂手走了出來,默默站在一旁替明熙帝研磨。
「少齋,陳恕此人,你以為如何?」明熙帝輕聲問道。
顏之介謹慎地答道:「此人平穩中正,許是可造之材。」
明熙帝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這人頗有陳老太傅遺風,不過心志雖有,但不夠圓融,還需歷練。」
他笑著打趣道:「與你的兒子相比,誰更勝一籌?」
顏之介搖頭道:「懷軒不如此人多矣。」
「少齋一向謙虛。」明熙帝拍拍近臣的肩。
顏之介垂眸看著陳恕的時策,眸光閃動。
或許,他等待已久的人,就在眼前了。
*
陳恕自那日心中有了猜想之後,便一直在尋找線索。
吏部如今是由次輔顏之介掌管,這位顏大人是王首輔的學生,當初也是由王首輔薦入內閣,在朝堂上,幾乎是以王首輔馬首是瞻。
若真要說吏部能有誰輕而易舉地抹去岳父的痕跡,恐怕與顏大人逃不開關係。
陳恕如今很難接觸到顏之介,正憂愁之際,顏懷軒給了機會。
姜貞收到了顏少夫人的帖子,請他們去顏家做客,過兩日是顏家老太太的七十大壽。
此前她從未與顏少夫人見過,因此當門房說這是顏家送來的帖子時,她還驚訝了一番。
陳恕同顏懷軒也算不上朋友,所以看了帖子,也與姜貞揣著同樣的疑惑。第二日去了翰林院,才得知顏懷軒還邀了許多同僚,許世清也收到了帖子。
陳恕對姜貞一向沒有隱瞞,坦白了心中的猜測,「貞貞,此前我懷疑,就是顏大人在阻止我們探查岳父的事,這次壽宴於我們是個好機會。」
涉及父親,姜貞立馬坐直了,擰眉道:「恕哥哥,你是說這位顏大人可能與我爹去世有關?」
陳恕沉默半晌,搖了搖頭,「此時還說不準,顏兄為人光明磊落,顏大人也不該是奸佞之人,不過敵人在暗,我們在明,無論你我,都要多加小心。」<="<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