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繼承的森林有山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路引又說:「我記得你們說過在照料這些金銀花的期間,並沒有遇到蟲害的情況,會不會是這個原因?而且,一直以來打理植物園的是你們,對於它的長勢,你們應該比我更清楚才對。」

林友燕徹底語塞。是呀,她跟另外幾個藥農天天打理這些藥用植物,什麼時候澆的水、什麼時候施的肥,沒有人比她們更清楚。

親眼看著它們一天天長成熟的是她們,路引又怎麼可能清楚它們的生長周期為什麼這麼短呢?

「你擔心有問題的話,我拿些樣本送去檢驗一下。」

林友燕尷尬:「不是我擔心有問題,我只是——」

她不知道該說什麼,看到路引這麼淡定,她開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太大驚小怪了,畢竟她不是專業的藥農,只是曾經打理過藥田而已。

園長說的話也很有道理,興許是沒有遭遇病蟲害,金銀花長得就比較快。

又興許是雞籠嶺的水土好呢?

雞籠嶺的菌子和竹筍都長得特別好,又特別美味,足以說明是這兒綠色無污染的環境和水土促進了這兒的植物生長。

路引安撫她:「沒關係,檢驗一下好讓大家安心。況且這些藥用植物加工成藥材後,會在我們景區進行銷售,雖然已經取得了藥品經營許可,但有相關檢驗證明的話,遊客才買得安心嘛。」

看到如此赤忱的路引,林友燕是徹底鬆了那口氣,也不再糾結這一點。

其他藥農也被路引用同樣的方式給忽悠過去了。

路引安排藥農們採收金銀花,然後送一些羊城的專業機構檢測。

嶺南省的中藥企業很多,這些檢測機構自然也不少,路引找的是國企控股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因為要排隊,大約半個月後出結果。

在拿到結果之前,路引先將這些金銀花送去烘乾保存包裝。

她種的金銀花不多,三畝金銀花的產量在烘乾後是210斤,——一般藥農種植的金銀花,只有在豐產期,即種植三五載後才有這個產量。

幸虧這金銀花是多年生的,一年能採收多次,加上山靈們將它的生長周期縮短了,等於產量翻了一倍。

市面上的干品價格一斤從幾十元到兩百元不等,品質越好的金銀花價格越高。

路引對自家的金銀花十分有信心,準備將金銀花按罐包裝,每罐50g,售價36元,折合一斤360元。

……

嶺南省的夏天頗多雷雨,尤其是端午節前,下了一場又一場龍舟雨。

路引發現森林公園內只有兩個涼亭,能讓遊客避雨的地方實在是太少了,看了眼資金,乾脆讓人在森林廣場和兩個大門那兒設計幾頂既美觀又實用的遮陽棚,還選取了一段路修建一條綠道長廊。

雞籠嶺森林公園園長資金充足、不拖欠工程款的傳聞在很多搞工程的包工頭間傳開了,因此路引壓根不需要去打聽,就有許多建築公司、工程包工頭主動遞了名片。

不過秉著「用心經營,打造最好森林公園」的原則,她還是先去調查了一番,又看過他們給的設計方案,最後定下一家口碑好、設計方案也做得不錯的建築公司承建遮陽棚和綠道長廊。

等她忙完這些,端午節就到了。

第30章 奇效(含遊客)樹靈成網紅了。……

檢測機構的檢測報告出來了,路引將側門的服務站當成了臨時銷售特產的地方,再在旁邊支個小攤,開始賣包裝好的干菇、筍乾和金銀花。

森林廣場辦公樓旁邊也有一個分售點。

遊客看到桌上擺著檢測報告書的複印件,感覺跟那些在路邊騙老人買保健鞋墊的騙子似的,要不是湊過去看清楚這是雞籠嶺森林公園出品的特產,他們保准正眼都不瞧一下。

「這金銀花也是你們公園種的?」遊客問銷售小姐姐。

銷售微笑著說:「是的,這些都是從我們雞籠嶺開採的山貨,這些金銀花則是種自中藥植物園的,這個月剛採收,才100斤,下一茬得八月份了。」

這銷售是路引找的有食品相關銷售經驗的臨時工,工資是按提成的,也就是說她賣出去的東西越多,工資就越高。

為了多賣點特產,她告訴遊客只有一百斤,就是為了讓遊客緊張。<="<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