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繼承的森林有山靈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2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晶弘化工給前同事留的位子是車間主任,劉杏苓跟過去的話,不僅依舊能當安全組長,以後想要升主管也會順利很多。

劉杏苓沒有不答應的道理。

晚上劉蘭下班回來,劉杏苓問:「媽,我們找個時間再去雞籠嶺森林公園一趟吧!」

劉蘭說:「可以,正好上次撿的菌子吃完了,我們再去撿一些。」

說起那菌子,母女倆都口舌生津。明明野生的菌子跟人工栽培的蘑菇都是一樣的營養成分,可她們吃著卻覺得野生菌子美味極了。而且森林公園撿的菌子跟她們從市場買回來的蘑菇口感差異明顯,哪怕放在一起料理,也能輕易地吃出哪些是森林公園的野生菌子哪些是市場買的蘑菇。

至於那紫靈芝,劉蘭當天晚上就用來燉了雞湯。

第二天劉蘭去上班的時候,發現腰腿竟然沒有鬧罷工!

因早年為了生計和養孩子,她經常白天上班,晚上去做兼職,因此才五十歲,身體就一堆毛病,除了缺鈣、高血糖,還有腰椎間盤突出,動輒就把腰扭傷,家裡藥箱基本都是她的膏藥貼。

劉杏苓也是,昨晚睡了個安穩覺,醒來後感覺聽力又恢復了一點,雖然還有耳鳴,但感覺恢復了七八成。

可惜那紫靈芝是可遇不可求的,采靈芝的經歷也不可複製,不然她們肯定得去把蘑菇林的紫靈芝給買空了。

劉杏苓說:「我想給同事帶點禮品。」

她把前同事帶她跳槽的事告訴了劉蘭,雖說她可以自己去找工作,但前同事給她安排了這麼好的位子,她不可能什麼表示都沒有。

可是送禮讓她犯了難,送得太貴重,她跟前同事之間的關係就會變了質,前同事未必肯收那麼貴重的禮物;送得太寒磣又叫人笑話。

前同事愛吃鷹嘴桃,買兩箱鷹嘴桃,再附送雞籠嶺的菌子正合適。

……

和劉蘭母女一樣奔采菌子來的遊客越來越多。

曾經因為雨天沒什麼遊客而差點陷入滯銷窘境的蘑菇林終於恢復了之前的銷量,並且帶動了干菇和竹筍的銷量。

「呼,菇靈種的蘑菇終於不會爛在林子裡啦!」菇靈擦了把不存在的汗,用童真的聲音說著。

路引露出了姨母笑:「小蘑菇辛苦啦!」

「菇靈不辛苦,下雨好,下雨就是種蘑菇的好季節,雨後的蘑菇長得很快、很快的。」

「竹筍長得也飛快。」樹靈說。

正是因為雨後竹筍長得太多太快,不挖一些出來的話,本來就密集的竹林只怕會更加密集,到時候遮擋住了陽光,土壤的營養也供應不上,竹筍也只會爛在土裡。

路引乾脆也開放了竹林挖筍的項目,只不過每天僅限五十個名額,大竹筍和小竹筍是分開售賣的。鵬城市場的大竹筍售價5元一斤,小竹筍10元左右,森林公園這邊定價大竹筍15元一斤,小竹筍30元一斤。

雖然是外面的三倍,但有了野生菌子的價格在前,遊客們都接受良好,倘若這裡的筍跟蘑菇一樣比外面賣的都好吃,那這30元花的挺值的。

遊客們不敢挖太多竹筍,因為大竹筍一個就有一兩斤了,挖太多回去吃不完就只能先冷凍起來。嶺南省人普遍追求食材新鮮,冰凍過的食材在他們看來都是不新鮮的,為此他們寧願天天來挖筍,也不想一次性囤太多。

靠著賣菌子和竹筍,路引終於可以在不動用自己存款的情況下,用公司帳上的錢給員工們發放工資了。

除此之外,中藥植物園那邊還給她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金銀花可以採收了。

乍聽到這個好消息,路引就往中藥植物園那兒跑了一趟,和她欣喜的反應截然不同的是被她雇回來打理藥用植物的藥農們。

藥農之一的林友燕就擺出了百思不得其解的模樣。

路引問她:「你怎麼是這反應?是不是藥田有什麼問題?」

林友燕搖頭,說:「金銀花長得都非常好。」

路引不說話,林友燕才又繼續說:「園長不務農可能不清楚,金銀花從播種到第一次成熟至少得九個月的時間。」

路引明白了,這些金銀花是三月份種下的,現在才六月就可以採收了,生長周期壓縮了三分之一,如何不叫日常負責打理這些藥用植物的藥農們感到驚奇?

她當然也清楚這是全體山靈努力工作的成果,在她看來一個月長成都不足為奇,但這太顛覆藥農們的認知了。

這些真相是沒法跟別人說的,路引佯裝懵懂地問:「這些金銀花長勢喜人不是好事一件嗎?」

林友燕一噎,她當然也知道是好事,可重點難道不應該在它們如此反常的長勢上面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