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這三字,曹野心想這可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他們人甚至都還沒到中州,就在這個小小的驛站里撞上了殺仙鬼的苦主。
隨即,幾個太和山弟子又同掌柜的寒暄了幾句,吃完飯便出去抓匪了,曹野見狀叫住那店家,問道:「掌柜的,你們這兒鬧匪啊?晚上安不安全?我此去中州還帶著女眷,萬一遭了土匪可就麻煩了。」
而掌柜目光在他們幾人身上兜轉一圈,最後竟是頗為憂心地看向了孔雀,賠笑道:「若是前幾天來,我也不敢打包票,但今天有太和山這幾位少俠在,應當是沒有問題,幾位晚上不要走太遠便好,尤其是……這位小哥。」
「你什麼意思?穿得暴露點就不許出門啦?這算哪門子規矩?」
孔雀滿臉莫名,但曹野卻沒給他繼續說話的機會,話鋒一轉,聊起了方才那幾位太和山弟子:「這麼說,那幾位少俠還真是年少有為,只是方才我偶爾聽見他們說殺仙鬼,那是什麼?你們這兒不會除了鬧匪,還鬧鬼吧?」
雖說民間傳言,曹野能坐上刑部侍郎的位置全靠他爹一手提拔,但若真是一介草包,絕不可能在這個位置上穩坐三年,最後更是常去御前面聖,參與三法司會審。
曹野從小飽讀詩書,本就極善套話,三言兩語便讓掌柜的覺得到手的生意即將飛了,不得不耐心地同他們解釋起殺仙鬼的由來。
原來,早在十年前,在中州一帶就有了殺仙鬼的傳聞。
民間有傳言,殺仙鬼本為神火將軍的仙蛻天王膽投生,生來便是九尺厲鬼,因身懷殺心,若不見血就痛苦不堪,故而見人便殺,當地百姓因此苦不堪言,只能在夜裡鎖緊門窗,捂住孩子嘴巴,以免被那惡鬼盯上。
在民間故事裡,通常來說,惡鬼無法無天到一定境地便會碰見路見不平的仙長。
而在殺仙鬼這裡,那個路見不平的仙長便是太和門掌門——無憂真人。
據傳,十年前,無憂真人親手斬下殺仙鬼頭顱,將其屍埋於中州東山,而後,中州民間太平了一陣……卻也只有一陣。
畢竟,殺仙鬼是仙蛻投生,肉身雖死,精魂卻不滅,在被無憂真人斬殺後,它更是記恨上太和門,之後便常常要殺太和弟子以泄私憤。
近兩年,已有數十太和弟子在下山時遭遇殺仙鬼,從此下落不明,此事中州人人皆知,故而方才那五嶽弟子才會在情急之下說出「晦氣」二字。
說到最後,掌柜的嘆氣連連:「無憂真人出身市井,心懷俠義,殺那惡鬼本是為民除害,誰想最後竟是招惹上了如此邪祟……實在是可恨。」
南天燭卻覺得奇怪:「那既然殺仙鬼就喜歡殺太和山的人,又為何還有人敢拜在太和山門下?他們都不怕死的嗎?」
聞言,掌柜的卻是苦笑:「姑娘你有所不知啊,太和山名氣隨不比五嶽,但卻也是我們中州最大的武林門派,無憂真人體恤那些寒門子弟,從不收拜山錢,也因此,許多窮苦人家都讓孩子上山去了……殺仙鬼是可怕,但是也總比餓死要強啊。」
「這麼說也難怪,他們會下山替官府做事……想必,也是要掙些賞錢好補貼門派己用吧。」
曹野恍然大悟。
無憂真人為民除害,當地百姓感激他的恩情,於是便也常找太和弟子幫忙,長此以往,太和山名氣大增,加上不收拜山錢,門下弟子自然也是越來越多。
聽起來,這無憂真人倒真是個胸懷大義之人。
曹野轉向勾娘:「你聽說過這個無憂真人嗎?」
勾娘點點頭:「十多年前,中州一帶十分不太平,多有山匪盜賊,更是曾經出過鼎鼎有名的賊首雨燕尾,劫掠無數,每回犯案還留下一支燕尾羽戲弄官府。當年,無憂真人因善輕功,本是為了捉拿盜匪而來,結果卻沒想到順手攬下了殺仙鬼的事,而他開宗立派後,門下弟子更是常常下山助當地官府緝拿盜匪,以至於這些年,中州的流匪變少了不少。」
「不過,我還是頭一回聽說,有門派掌門最善輕功的。」
南天燭吃完了盤子裡的最後一塊魚塊,心滿意足地打了個飽嗝:「如果只是輕功好,比起武來豈不是像我一樣,只會逃跑?這也太沒面子了。」
「所以想要做出點名堂,就必須要走些別的路子了。」
曹野笑笑,後知後覺,無論是無憂真人斬殺惡鬼,又或是太和門被殺仙鬼盯上,這些其實都是民間軼聞,此事中除了確實有人下落不明外,其他真假根本無從判斷。<="<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本站提供的小说版权属于作者,所有小说均由网友上传,如无意中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Copyright 2024楼书屋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