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她與駙馬的二三事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這是?」

「敬文年紀不小了,朕打算給他挑上一位出身尚可,性情和順的正妃,再添上幾個模樣可人的良娣,應該就夠了。」

馮妙瑜接畫卷的手一頓。

「敬文還未及冠,這個時候就往東宮添人怕是不合適吧。」

馮敬文今年才十六,男孩最容易變壞的年齡,就是放在一般的世家裡也要小心小心再小心,生怕過早和女孩兒廝混在一起嘗到甜頭耽擱了錦繡前程,哪有在這個危險的年紀反而給他房裡添人的。

「朕問過東宮裡伺候的人,太子已經能生育了。畢竟是儲君正妃,太子妃還是得選個未出閣的世家女子,至於那幾個良娣,朕打算選上一兩個生育過的婦人,以防萬一。到時候生出來皇孫就直接接到宮裡養著,等到了啟蒙的年紀就由你帶著他。」

馮重明一臉平靜。

「若是個能成器的倒還好說,若還如他父親一般扶不上牆,你待他便如待他的父親一樣。一切軍國大事全由你決斷,他只要坐在那裡像個樣子,到時候把皇儲生出來就行了。」

馮妙瑜被震到,一時間竟說不出半句話來。

縱她並不十分喜愛這個幼弟,但這話從馮重明口中輕描淡寫吐出還是很震撼的。

好像那不是他的親兒孫,只是路邊隨便什麼阿貓阿狗。

帝王無情。

馮妙瑜捏著手裡的畫像,畫中穿藍衫的不知是誰家小姐,溫溫柔柔垂眸在窗邊繡花,嘴角淡淡微笑著,滿眼期待。

如果她知道自己的全部未來就是嫁給個對自己根本沒有分毫情誼的男子,馮妙瑜心想,再辛辛苦苦十月懷胎生下一個不屬於她的孩子,她還能笑得出來麼。這換了誰能笑得出來啊。

本該充滿嚮往和期待的大好人生,就這樣被一個人,一句話,輕飄飄畫上了悲劇的句號。

「敬文年紀還小,還有成才的空間,」馮妙瑜想了想開口,「何況他這個性格,寬仁廣濟,依兒臣看其實有幾分賢明之君的模樣,再給他點時間……」

「朕既然再三斟酌給了你監國大權,就不可能收回。」馮重明噗嗤冷笑,「朕自認為不是良善之輩,你們母妃,皇后也不是善茬,怎麼就會生出他這樣的太子出來,仁慈?賢明?軟弱還差不多。這些天來太子做了什麼,劉公公都如實和朕匯報過了。說的不客氣點,就他那個樣子,這龍椅怕是還沒有坐熱就被人砍了腦袋了!」

馮重明向來雷厲風行,馮敬文的婚事很快被提上日程。

誰都知道這位太子就是個扶不上牆的爛泥,女兒嫁過去能有什麼好日子過?但凡家中有正值年華的女孩兒的朝臣們個個都愁著一張臉,生怕自己家的寶貝女兒一不小心被聘成太子妃,自此骨肉生離。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馮敬文的婚事到底還是暫且擱置了。

天氣一日比一日冷,就在寒露過後,眼看著叛軍在京畿道外原地不動,眾人漸漸放鬆警惕之時,城外傳來消息,鳳翔府叛變。

王如意的夫君,鳳翔府少伊趁夜殺了支持盛京的府伊,提著府伊的腦袋向安王俯首稱臣。

京畿道下除了盛京所在的京兆府外,還下轄鳳翔府、華州、同州、商州、邠州五個府州,這五府州如眾星捧月般拱衛著中間的京兆府。鳳翔府反水,就意味著固若金湯的防禦線已被叛軍撕開了一個大口子。

兵臨城下。

一時間人人自危。

不打仗有沒有好日子過不一定,反正一打仗,大家是鐵定沒有好日子過的。

守城的日子難熬極了。

叛軍攻勢兇猛,盛京在烏泱泱一眼望不到盡頭的叛軍包圍下宛如暴風雨中一葉孤舟般搖搖欲墜。幸而馮妙瑜等人早早做了準備,盛京外城牆堅固,內里糧草軍械充足。一開始大家都還抱有幾分希冀,今日沒有等到援軍,那明日援軍一定會來,就算明天不來還有後天。八月,九月,一直到冬月,冬至前日下了一場大雪,積雪厚過成人腳腕,大家終於死心了。

大勢已去。

不會再有什麼援軍了。

盛京城早已封死城門,所有水路、陸路通道一應切斷,閉守不出,可還是有人設法向外竄逃。到了臘月,甚至朝堂之上有人敢當著馮妙瑜的面煽動降城,放言安王原本就是太子,天家內鬥何必波及他人,皇上但凡有一絲仁慈都理應打開城門跪地迎接兄長安王的軍隊進城。

馮妙瑜氣得生生掰斷一個杯蓋子,直接命人把那幾個帶頭煽動的大臣拖下去砍了腦袋,連腦袋帶人從城牆邊上扔到了城外。

「還有誰說要降城的這會兒可以跟著這幾位大人一起走。好歹底下還能有個伴兒不是。」馮妙瑜道。

手段簡單粗暴,但是還算有效。

至少鎮住了底下蠢蠢欲動的大臣們。

——

馮敬文早朝到一半就頂不住壓力逃回東宮了。馮妙瑜下了早朝過去看他,他還抱著個恭桶乾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