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1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而且能在叫賣方式上壓人一籌,以帶了韻律的奇聞故事來吸引客人的眼球,倒比那種尋常王婆賣瓜式的吆喝,聽起來有趣得多。

再就是今日了。

今日元宵節。怕夜裡出來看燈逛夜市的小娘子太多,店裡的小廝們要招待不過來,錢掌柜便一早過來開了鋪子。

本是為了幫忙的,奈何白日裡生意冷清,他便閒下來,搬了張槐木靠椅在門前坐著。

剛打了兩個瞌睡,就聽見了前頭一陣吵鬧,還熙熙攘攘的,聚集了不少人。

走近些看看,竟有緣分,還是先前見過的竹編小娘子。這回賣的花樣也變了,一個個像大肚彌勒似的竹花瓶,瞧著倒比先前主賣的魚簍包更討喜了。

那時礙於攤子上人多,他沒進去湊這個熱鬧。後來店裡又來了兩撥熟客,招待完以後,就見著他們已經收好攤子往外走了。

這不,趕緊招呼了追上去。

慶幸的是,他一眼瞅見那壯高個擔著的挑筐里,還有沒賣完的竹花瓶,便想都收羅來,放到自家店裡也陳著。

但只賣花瓶又顯得有些單調。像他這種大雜燴式的實用品鋪子,要的就是花樣多、款式新。只賣一種竹花瓶算什麼,自然得配上其他的擺件才好。

因此便說了這許多。

不過還真是湊巧。錢掌柜說的這些,恰巧是姜姀上輩子常做的物件,要麼就是這輩子嘗新做過的。做起來不難,且教起來也沒什麼難度,只她兩人做也完全可行。

只是又聽錢掌柜道:「不過這個數量上,要做的話,每種至少要備上五十個。還得趕在二月二之前做完,娘子可會覺得吃力?」

個數量……姜姀心上暗叫不妙。就給半個多月的時間,每樣至少五十個,品類還未定,吃力是肯定的,而且吃的是天大的力。

但這事兒她不能明說。哪有誰家生意還沒談成,就給甲方暴露自個兒弱項的。缺人手後面還能找,要叫大單子跑了,那才叫後悔莫及呢。

便道:「無妨,多少都能做,只是我也實話實說,您給我們做的這單子實在不算小。要給您做這些,我們這陣子便沒法兒再出來擺攤賣貨了。這半個多月的時間裡,收成上就沒個准。您經營著這麼大一間實用品鋪子,人品上我自是信得過的。但雙方做買賣,光靠人品顯然不大夠,還需要添些其他的保障。」

姜姀沒說得太直白,但錢掌柜這個做了大半輩子營生的,哪裡不懂得她的言外之意,笑道:「那必然不會叫娘子吃了虧去。按我朝律法,定製貨品,都是要付定金立契書的。我自個兒就經營著鋪子,自然會將這些規矩做足。幾位不妨到我鋪子的後堂坐坐,我在那兒設了間茶室,咱們坐下好好聊聊。」

姜姀應下了。一行人有大有小,都跟進去了也無用。

李秀婉便帶著孩子們,先到一旁的滙豐食肆吃午食去了,沈獵戶夫婦則隨她進了茶室。

店裡的小廝忙沏了一壺茶來,見掌柜的一揮手,便撤了出去,順帶給他們拉上了外堂與茶室間的厚重隔門。

自此,主街上傳來的喧囂,便被悉數擋在了門外。姜姀看著茶室里清新雅致的布置,聞著杯盞中飄來的陣陣茶香,頓時覺得心上靜下來不少。

果然是個適合談事情的好地方。

錢掌柜道:「娘子應該知道,既是要立契書,便得細分好貨樣、價錢,有些事兒就不能等你們回去以後再想了,得在契書上都寫明咯。」

姜姀點頭應「是」,又聽錢掌柜道:「這些貨品既要放在我的鋪子裡賣,那價錢就一定得比外頭低,要不然我就只能抬高價錢來賣。若是給先前買過你家貨品的客人知曉,那是要砸我家鋪子的口碑的。我也就直說了,娘子的竹編賣給我,打算讓利幾成?」

姜姀還真不知道打幾折合適。她上輩子靠口碑做生意,走的是很原始的線下當面銷售的路子,別說掛網上賣了,連快遞都沒發出去一個,主打一個佛系。

再說那些竹籃子、竹包、竹燈籠什麼的,因是在市集上擺小攤售賣,除了勞動力也沒付出其他額外成本,價錢已經壓得很低了。再要薄利多銷,反而要他們虧了去。

倒不如這般:「讓利是讓不出來了,不過我可以同您商定,做一些只在您店裡售賣的限定貨品。到時那些個貨樣,我們擺攤子不賣,也不與其他鋪子合作,這樣便能將那些特定客流,統統引到您家的鋪子裡來。」

錢掌柜一聽便笑了:「這倒是個好主意。」

姜姀又道:「不瞞您說,我們先前在村子和縣城裡,已經挑著攤子,做了將近五個月的營生了。這五個月里,除了那些農家常用的實用品,其他賣得好的,主要是元寶籃、魚簍包、水墨竹燈,再就是今日的花瓶了。這些都不能再重複。所以您方才說竹燈籠,我得想法子給您換個款式。」

錢掌柜依舊笑盈盈的:「沒問題,你說的這些,都恰合我的心意。尤其是你說的限定品,到時我們就在契書上寫明了,也好給雙方都有個保障。」

「這是必須的。」姜姀道。她瞥見錢掌柜的茶桌邊上擺有紙筆,便管他要了來,在上面簡單地畫了幾個自己上輩子曾做過的竹編樣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