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44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山裡的氣溫也是,隨著暴雨的撤離嗖嗖地往下掉。

昨日小果說什麼都要將新衣裳留

在大年初一穿,他們兩個大人不好獨暖暖,便也陪她這般。誰承想天氣驟冷,他們仨才走到屋外,就一個個抱著胳膊凍得瑟瑟發抖。

今晚上還要守歲,夜裡只能比天剛黑的這會兒冷得更透。

小果不再嘴硬:「娘,咱們去添新衣裳吧。」

宋衍笑著回去,把夾襖從自家屋裡拿過來。等她倆都套上後,又帶著石鋤和木桶,往林子裡去了一趟。

李貴生連忙跟上。挖回來好大一桶土,泥土上面,還堆著先前燒好的木炭。

一如先前那般,宋衍在李貴生的屋子裡也做了個小小的炭盆。

只是今日的泥土太濕了,軟趴趴的一灘不好捏形。

李貴生便幫著拿了柴火出來,在屋檐下給泥土烤了烤,才讓泥壤變得不那麼松垮,還順帶給濕了水的木炭烘了個干。

兩人合力,搓出來一個落地的炭盆,放在屋子的角落,一個小孩子和小狗都不容易夠著的位置。

有了炭盆,守歲的這一整夜,過得就相當舒適了。

桌上洗淨的盤子裡,放著姜姀帶來的葡萄乾、烏梅蜜餞和飴糖,還有上回冬至沒全用完,一直在罐子裡封著的核桃碎。

大人們一人一張板凳坐著,時不時從盤子裡摸點兒零嘴來,在嘴裡細細地咀嚼。

孩子們圍著炭盆烤了一會兒,一個個吃糖吃得起勁,天南海北地聊著。

第99章 瑞雪迎春

與哥兒和霜霜分別說起在京城裡的見聞,說起熱鬧繁華的大瑨首都,在晚間是怎樣的燈如永晝、車水馬龍。還有學塾里的終日「之乎者也」的夫子,總板著一張老臉監督他們認字讀書,念錯一個字就得挨一下手板子。

小果講的則都圍繞著這座大山,還有她在白淀村生活時的趣事。

從鄰家嬸娘家養的雞莫名落水,扯著嗓子繞整個村子罵了兩輪。直講到和她娘親搬來山里後,在乾燥煩熱的秋季拔白茅根吃。

互相聽來,都新鮮有趣。

只是還沒到午夜,三個孩子和狗就沒挨住困,一個個靠在牆邊睡得東倒西歪。

宋衍和李貴生將孩子們扛起來抱到床上。至於動動,怕她小小一隻睡在地上要肚子著涼,李貴生也拿了一身舊衣給她墊著,讓她睡在床腳邊,還貼心地替他們將房門掩上。

姜姀甚少熬夜。同其他人聊著聊著,就忍不住靠著椅背,一下下打起了瞌睡。

腦袋一歪,把自己磕醒後,又撐大雙眼繼續聽旁人聊些有的沒的。到最後,困得只能見著那群人的嘴上一張一合,卻斷不出說的話里內容為何。

總之就是大腦這個中轉站困得罷工了,聽人講話左耳進右耳出。

時間走得說快也快,好似一眨眼就走到了天明。

說慢,那方桌上的碗碟子吃得空空蕩蕩。其間李秀婉去灶房燒了兩回熱水,盛在陶罐里,都被烤炭盆烤得口乾舌燥的眾人,喝得一滴不剩。

晨光微熹,姜姀悠悠睜眼,不知道自己在椅子上睡了多久。

屋子裡一個人都沒有,仔細一聽,能聽見三個孩子的睡房裡,傳來淺淺的呼嚕聲。

怕把孩子們吵醒,她躡手躡腳地從房門邊走過,來到了小院裡。

李秀婉蹲在雞圈裡,往攪碎的米糠里兌水給雞餵食。見到她先是笑笑說「醒啦」,而後抬手往院外一指,「都在外頭呢。」

姜姀又走到院牆外。

李貴生和宋衍站在竹林里。聽李秀婉說,他倆是去砍竹子、樹枝和箬竹葉,打算趁年初一放個爆竹,順道給驢子搭個防雨的驢棚。這樣日後,就不用眼巴巴地披著蓑衣站在屋檐下躲雨了。

提起蓑衣,姜姀道:「秀婉姐,我幫你做幾件蓑衣出來吧。等之後開春難免雨水多,斗笠和蓑衣都是家裡必備的。自己能做的東西,就沒必要去山下買了。」

李秀婉笑著說謝:「我正想求求你呢。昨夜驢子身上披的蓑衣我也看了,做得細密極了,要不說你手巧呢。」

姜姀便回了自家,拿了柴刀背起背簍,一頭鑽進林子裡去。

等割完一茬芒草往回走,隔老遠,就聽見山腰上傳來畢畢剝剝的爆竹聲。

走近一瞧,原是宋衍他們將沒劈開的竹段子丟進了火堆里。此時生怕被爆竹炸出來的火星子濺到,一個個捂著耳朵又叫又跳地跑到一邊兒去。

被他們滑稽的模樣逗笑,姜姀找了一塊地兒,將割回來的芒草放下來攤開。還得將芒草莖稈曬個半幹才能用來做蓑衣,要不然手感太軟,還不好編嘞。<="<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