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33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難不成這位兄台,沒養出個聰明孩子就不給老祖宗進香了?老祖宗泉下有知,怕是要被你氣笑起來。」

正說著,人群里一陣聳動。原先堵得水泄不通的一條路,總算有了能挪動的機會。

姜姀順著人流往前走。有維持秩序的官兵過來,將進出的兩撥人分成了兩條道。像姜姀他們這樣,靠右行的,都是往居住區方向走。另外靠左的那撥人,則朝向城門流動。

可惜要想做到行走通暢,實在太難太難。

走著走著,就有人停下到攤子上看東西。買了就走的倒好,就堵一小會兒。可大多攤子為了留客,都不會叫人立馬離去。

尤其是蒸餅攤、油炸鬼攤這樣現做現賣的吃食攤子,客人們往前一站,後面的隊伍便卡得壓根沒法兒動彈。

起初官兵還忙著疏散,卻實在趕不走已經付了銅子在攤前等吃的食客,幾次還差點鬧起口角來。

後來乾脆算了。大約是想著,不論怎麼疏通這路都得堵上,還得白費力氣與人口舌,可不就是吃力不討好。

也正是這樣的走走停停,給姜姀他們創造了不少販貨的時機。

每走到一處吃食攤子前,就停下來,將姜氏竹編鋪子店家和丈母娘的吆喝重來一遍。

這法子幾乎百試百靈。同樣被卡在路上的客人,總有一位兩位會來打聽故事的前因後果。

更別說那些等著買吃食的食客,更是閒著。一聽見有八卦,就揣著手裡的肉饅頭,跟著走了大半途。

托他們的福,整日下來,他們帶著的,整兩筐的竹編賣得幾乎見底。

等黃昏時分人群漸散,姜姀提前來到炸果子攤邊等。又叫攤主做了統共七個炸果子,就等蘭英嬸和李貴生他們回來,對一對今日的銷售情況了。

炸果子攤上炭火正旺,冒著小泡的油鍋里,炸果子一個接一個翻得飽滿金黃。

等了許久,眼瞅著天都快黑了,還沒見蘭英嬸他們回來呢。姜姀他們只能先開吃了。三個人站在路邊,一口接一口地吃炸果子,口口酥得掉渣。

這個朝代的炸果子,有點像姜姀上

輩子吃過的燈盞糕。外皮裹了麵粉,炸得焦香酥脆。裡頭滿滿都是餡料。有白蘿蔔絲、胡蘿蔔絲、馬蹄、蘆筍,還放了丁點兒肉沫用來增味提香。

外酥里脆,咬起來咯吱作響。

怕炸果子涼了不好吃,姜姀勻出去好幾個給後來的客人。等啊等,盼啊盼,終於先把沈叔夫婦盼了回來。

「阿嬸,這兒,在這兒呢。」

蘭英嬸手裡,抱著一筒又一筒的紫蘇飲子。怪不得遠遠看著,走起來慢騰騰的。

等他們走近,姜姀往挑筐里掃了眼。賣得也不差,按定數的一半肯定有。那今日也算大成,就等李貴生那頭的情況了。

炸果子攤主熱情地做了三個炸果子給他們送上,還借出桌底下的一塊地兒,讓他們把沒賣完的竹編藏在那兒。

姜姀謝過,同他們道:「這家炸果子可好吃了,不愧是給官家宣喚過的,吃起來那叫一絕。」

被她說得有些不好意思,攤主紅了下臉,又趕忙招呼起其餘等吃的客人來。

蘭英嬸嚼吧嚼吧,一口氣吃掉了大半個炸果子,笑了下:「真好吃。」

又說起他們的正事:「阿姀,你教的那吆喝法子,還真是好用。一開始是叫人難開口了些。可一旦吃到甜頭,再說起那番話,滿腦子只想著掙錢,哪還會覺得半點羞恥。」

姜姀教給他們的吆喝詞,與姜氏店家和丈母娘跑了這事,異曲同工。只簡單改了個說辭,叫兒媳婦和老丈人跑了,倒與那位客人說的豆腐娘子之事,頗有相似之處。

也正是抓住了從古至今,人人愛聽八卦的心理,才在他們每每喊出時,總有人巴巴地湊上來聽熱鬧。

這話也問了,熱鬧也聽了,許多心軟的客人,就會想著瞧瞧他們的貨品,想著能幫一把是一把。再一看,賣的竹編確實也不錯,便心甘情願地,把腰包給掏了。<="<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