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2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吵吵鬧鬧來到山腳下,路上已有不少行人,同樣背著沉重的行囊,在趕往縣城的路上奔忙。

路上都是燈籠火把,將整個村子,照得亮堂堂的。

走至半途,與他們齊肩並行的,還有一名不知從哪個拐角合進隊列的駝背老嫗。

老嫗的背脊被沉重的擔子壓彎,挑著一對藤編的挑筐。筐里盛的都是個大葉綠的芥菜,一棵足有成年人的半截胳膊長。一眼瞧去,莖稈粗壯水頭又足,光瞅著就知道有多爽脆。

姜姀來了興致。

這陣子大多時候吃的都是野菜,圖方便,也圖省錢,鮮少吃上田地里自家種出來的蔬菜。

這會兒看著水靈靈的一筐芥菜,倒是有些饞了。

「阿婆,芥菜怎麼賣啊?」

老嫗腳步沒停:「三文錢一斤,都是夜裡剛割下來的,嫩著嘞。」

因她騰不出手,蘭英嬸便幫著拿了兩株,在手裡翻看:「確實不錯。」

姜姀只想買兩株嘗嘗鮮,便同老嫗商量:「阿婆,我們現在要去縣城趕集,買來的芥菜不好隨身帶著。您幫我們留兩株,等今晚上休市後我再去找您拿,您看成麼?」

老嫗猶豫了一番:「那得看有沒有剩下,有剩就好說。」

「成,您也不用刻意留,我就是突然饞了這口,想吃點嫩乎的。不過您這菜啊,一看就生得極好,光看這帶水珠的菜葉子,就知道您養得有多好。要吃不到,還真有點可惜了。」姜姀一邊說,一雙眼睛一邊往她面上瞟。

老嫗咧開缺牙的嘴,呵呵笑道:「小娘子這樣說,我要不肯留,倒顯得我心眼小了。這樣,我家裡還有幾株沒割的,本想留著自家吃。你要想要,也甭買我這到時曬了一整天日頭的。等回來直接去我家,我給你割兩株現成的。」

她轉頭回看向不遠處:「我家就住那頭。你只要找著剩下的半畝菜地,拐個彎就能看到。」

得了這番話,姜姀也跟著笑:「那真是再好不過了。」

與其同走了一段路後,路邊有人招手買菜。老嫗便在那處卸下擔子,與那人攀談起來。

姜姀這邊的幾人,依舊隨著人流,繼續往縣城方向走。

一路上瞧來的景致,倒是與先前大不同了。

許是因著將要過年的緣故,走至城郊,就見著樹上、路牌上彩綢飄飄。飄蕩的紅色像一尾游龍,隨風舞動,指向他們要走的去路。

這分喜慶的色彩,一直蔓延至縣城的城門頭。灰綠的磚石牆隙間,除了紅色綢布,還插著不少彩旗。四邊裁出整齊的鋸齒紋樣,高低錯落地垂掛在城牆邊。

太陽升起,小風一來,明亮的色澤隨風搖曳,襯出節日期間的好一派熱鬧。

再看城門腳下,明顯能見著守城的官兵比往日要多。

進城的百姓已經排起了長隊。

這個點來趕早的,大多是挑了擔子,推了板車,或是背著麻袋包袱來街邊搶攤位的。

之所以堵塞在城門前,是因為今日收取稅錢的方式有變。

大約是怕大集人多不好管理,守城的官兵便分成了三撥。一撥老老實實站崗護衛,一撥負責在隊列中盤點貨品。

姜姀踮著腳,在隊伍末端巴望著。眼見前頭先行的攤販,在貨品確認完畢後,收到一個帶繩的綠頭牌。

那綠頭牌要規需掛在自個兒的脖子上,等走到下一個關卡,交完稅錢,便會有最後一撥官兵,在上頭蓋一個紅戳。

依前頭站著的攤販所言,等下集時候,還得將蓋了紅戳的綠頭牌還回去。

這樣看來,一個綠牌紅戳,只管一日的進城核驗和稅錢。要他們為趕集連賣五日,就得花去五十文的稅錢。該說不說,這個稅錢比例,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也是筆不小的數目嘞。

隊伍緩慢地向前移動著,終於輪到姜姀這行人受盤點。

為首的官兵令他們將扁擔都卸下來,也不翻看,就只憑目力在上面橫掃了一通,便揮了揮手,示意他們可以走了。

姜姀扭頭一看,身後的隊伍一眼望不到頭。怪不得等輪到他們時,針對貨物的勘驗都比先前鬆了。

她提前備好稅錢,挑起擔子快步離開。到另一頭的城門口時,直接將稅錢遞了出去,又指了指身後站著的幾人,表示都是一夥來的。

一齊將綠頭牌遞上去,收回來時,上面的紅戳已經蓋好了。

用手輕輕一抹,紅戳竟還掉色。姜姀趕緊把牌子掛好,沒敢繼續手賤,領著幾人,終是越過了城門。<="<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