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81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斗笠防水靠的是內襯,光有竹篾可不夠,需要再往夾層里添上一把竹葉。

竹林底下,那些長得矮小些的叫箬竹。箬竹的葉片比常見的竹子大得多,一張就有手掌寬,是天然的防水材料。

她摘了好大一把箬竹葉回去,攤開來放在太陽底下先曬曬。

做斗笠的尖頭部分需要用到一個小模具。她便在地上放了一節竹筒,削出來近乎等長等粗的樹枝,將其團團圍上。樹枝的頂部都削出了尖口,這樣合在一起,就成了個簡易的圓錐。

將劈好的竹篾挨個過了劍門,姜姀理出來一把又薄又軟的,抽出來幾根先在手裡

編好。然後扣在圓錐頂上,順著斜坡角一點點往下編,直編出一個個蜂窩狀的孔洞。

拿起編好的部分,她放在自己頭上試了試。大小正好,一會兒另外兩個人戴的,就可以根據這個尺寸微調一下。

緊接著便繼續做斗笠的另一層。

竹斗笠的編法有點像做三明治。上下用竹篾編出來的兩層,是它的麵包胚子,中間的夾心就是剛摘來的箬竹葉。

一張張箬竹葉疊放在編好的胚子上,用手略略壓實,便能將另一層胚子扣上去了。

之後她用更細的竹絲,穿過竹篾之間的孔隙,將整個斗笠鎖好捆死。

這會兒做出來的斗笠還很軟,不能在上面使太大的勁。

等曬到傍晚,把裡頭的箬竹葉曬乾後,就會出來個硬挺的形狀。那時候的模樣,瞧著就和尋常見的斗笠差不太多了。

其他的幾個斗笠,包括接下來要用的鍋蓋,都是用的相同的編法。

只是鍋蓋用的篾條更長更大些,頂上的斗笠尖尖也做得更為狹長。這樣給鍋里的食物留下充分的沸騰空間,起鍋揭蓋的時候也不容易燙手。

姜姀把做好的鍋蓋蓋上去試了試,略略偏大,好在並不影響使用。

恰這時,宋衍從林子裡撿枯枝回來。見她一眨眼又變出來這麼好些東西,一張嘴驚訝得合不攏。

拿起最大的斗笠放頭上試試,竟和他的頭圍完全貼合,免不得驚喜道:「阿姀,你把我們的尺寸都記住了嘞。」

「先前給小果做衣服的時候有留意過。你的頭圍倒是記得不清,只做得比我自個兒的偏大些,要合適那最好。」

實際這話只是個藉口。先前貼身照顧的時候哪兒沒見過。再說同在一個屋檐下住著,一天見個這麼多回,光用眼睛掂量,都知道他有幾斤幾兩。

宋衍沒忍住笑。只看表情,就知道這人沒說實話。他把斗笠放在身前貼了貼,發現還有些軟,一使勁差點給它壓變形了。

趁姜姀沒注意,灰溜溜地又把東西放回太陽底下。這一眼瞧去,才發覺斗笠的闊面被他壓得有點歪,趕緊用手捏捏。直捏到和另外兩個看起來沒什麼區別,這才起身進了屋。

姜姀還在灶台邊站著,手裡攥著一把篾條。

這些篾條看著比她平日裡用的粗壯不少。此刻她正抽出來幾根,放到鐵鍋裡頭比畫。量好的那些,就用指甲在上面畫一個刻痕。

宋衍探頭探腦地看過來:「還打算做個什麼?」

「蒸架。」

看她這般手腳麻利的樣,宋衍就知道今天中午要有口福了:「今日的菜譜想好了嗎?」

姜姀捧著畫好定位線的篾條一路走至屋外,嘴上絮絮叨叨:「野芫荽炒臘兔,肉臊蒸蛋,再來個清炒車前草,配雙色米飯。」

宋衍嘖了聲:「菜名都取好了,有了鐵鍋還真是不一樣啊。那我去找野菜。你說的這兩種都長得什麼樣?我怕我認不出來會搞錯。」

指了指正在竹林里畫格子的小果,姜姀道:「小果都知道,你讓她陪你一道去吧。再采一點野薑回來。咱們常吃的幾種野菜都長得挺有特色,多認認就都能認全了。」

宋衍聞言照做,招呼了小果一聲:「小果兒,幹活去了。」

丟了手裡的石頭,小果匆匆跑過來:「幹什麼活?」

一把推過她的肩膀往林子裡走,宋衍笑說道:「幫你娘親備菜。今日五十,要有大席吃了。」

「真的?!除了兔子還有什麼?」

「不跟你說。一會兒等你娘做出來,不就什麼都知道了。」

兩人的說話聲漸行漸遠。

姜姀又在石頭上坐下。

方才備好的竹絲還有多。她將那些畫好線的竹篾用鋸條鋸好後,按照壓一挑一的方式將它們拼在一起,又在距離竹篾末端一寸的位置,編上了十來根竹絲,用於輔助固定。<="<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