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6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喲,哪兒學來的詞啊,衣缽都知道了。但衣缽用在這裡不合適啊,你娘我還不老呢。」

兩母女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蘭英嬸也不插嘴,默默地拿著篾刀,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嘗試。

時至傍晚,沈家小院裡疊起六個青竹簸箕。四個主由姜姀產出,另外兩個出自蘭英嬸。

簸箕上頭還放疊放著一隻淺口魚簍。是姜姀想著溪里徒手捉魚費時費力,為提升捉魚效率粗粗編制的。

飯桌旁,小果捧著碗筷大快朵頤。三個曉事的大人坐著商討,按這個速度,過不了幾日就可以下山一趟,去賣竹簸箕了。

依姜姀所言,要想做出來工藝更精細的竹編製品,還缺四把刀。

這個朝代鐵器剛從官家手裡脫管,雖在坊市里流通,價格也比從前作官貨的時候降下來許多,但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依舊貴得很。

「不如到時候從劍門刀定起,兩家一起出錢,刀具也一起用。正好咱倆做竹編手有快慢,用刀的時候並不衝突。」

蘭英嬸並未提出反駁的意見,只點頭說好。

姜姀又補一句:「在湊到買刀的錢以前,我可能都得在您借用篾刀和鋸條了。我想著,到時候下山那會兒,咱們做的竹簸箕也不要分開賣了。不管誰手快手慢,賣簸箕掙回來的錢

都五五分。阿嬸覺得這樣可好?」

「五五分?」蘭英嬸蹙起眉頭,「那可不行。」

姜姀以為她嫌少,畢竟這陣子都在她家吃喝,工具也是借用她家的,五五分的確顯得自己小氣:「那就四六分,您六我四可好。要沒您家的篾刀,我想做簸箕還做不成嘞,我少拿點也是應該的。」

「不行。」蘭英嬸的語氣愈發急厲。埋頭吃飯的小果被嚇一跳,抬起臉來,怯怯地看著正對話的二人。

「說起來,你是教我提升手藝的人。要沒有你,這些簸箕如今還只是一堆竹條呢。到時候得收益,我拿三你拿七都不過分,怎麼能五五分呢。」

姜姀一怔,沒想到她說的不行是不行在這裡:「那我可要說不行了。您看我們,吃了您家的糧食,又吃您家的肉啊蛋啊,這些哪樣不是錢。辛辛苦苦好一頓勞累,總不能讓您虧了去。」

苦笑一陣,蘭英嬸道:「你這丫頭真是,事事都算得門清。咱們山里人不講究這個,沒必要非把咱兩家撇得這麼清。怎的,我就是喜歡你們倆,想給你們吃,想給你們用,你們要不賞這個臉,我還渾身不舒坦呢。」

「是啊阿姀,你就聽叔一句。我還指望著小果幫嬌嬌康復呢,你要非在銀錢上給咱兩家分得太清,你叔我,還有你阿嬸,都是要寒心的。」

這倆人一唱一和,字字句句都是為她母女二人考慮,說得姜姀眼淚差點要往下掉。吸了吸鼻子,姜姀清嗓道:「那沈叔,蘭英嬸,咱就按先前說的,五五分吧。這回先試試水,要賣得不好,或者賣完後您兩個有什麼別的想法,咱們日後再商討。」

拗不過她,蘭英嬸只好退一步道:「那行吧。這次就先試試。你要是覺得分少了,隨時跟我們說,千萬別客氣。咱們家別的什麼都不求。只要能踏踏實實,吃個飽飯睡個好覺就成。」

心上一陣輕顫,姜姀把頭埋到碗裡,大口大口地把盛得滿滿的豆米粥給扒完。

第15章 下山

時間倏地走過三日。這三日裡,姜姀每日花一半時間練習爬樹,另外一半時間用來做竹編。

蘭英嬸則是專心做她的竹簸箕,幾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竹編這東西,學了個門道以後靠的就是手熟。姜姀並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大瑨朝屬於歷史洪流中的哪一截,但竹編本就是從古時候開始一路傳承到現代的東西。工序上按說大同小異,無非是用的工具上有差。

而今既缺少工具,那只能等她做的量多了,摸出個手感來,才能一日日感受著進步。

但這趟下山,光有竹簸箕肯定不夠賣的,總不能家家戶戶都在這個時候需要竹簸箕。於是她在蘭英嬸做竹簸箕的同時,利用有限的工具做了些竹筐和背簍。

而先前蘭英嬸做的那兩個賣相一般的,未免影響她們這次做營生的口碑,便由兩家人分了留著自個兒用。

又用剩下的竹篾邊角料做了幾隻小孩子玩的竹編螞蚱,給小果和嬌嬌一人留了只玩,其餘的都打算下山的時候挑去賣。

轉眼做好的竹簸箕越壘越高。姜姀眼瞅差不多了,便叫了聲停。

數了數,這幾日一共產出竹簸箕十五個,竹筐八個,背簍兩個。

僅這兩個背簍就花去一整天時間。這一帶人喜歡用背簍背孩子,所以她做的時候格外小心,還刻意做了個篾尺用來給背簍收縫,生怕哪裡扎得不夠嚴實。<="<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