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7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再就是背簍那兩根背帶,工具有限的條件下,生產出來的竹絲不夠細密。光用竹篾的話,韌性和舒適性上都會有所欠缺。

所以出於安全考慮,她在做背帶時把藤條編了些進去,這樣韌性足夠,承重力也比原來的純竹編背帶大得多。

這日清點完成品,晡食時候,兩家人又合在一起給竹編商量定價。

「原先我做的竹筐賣兩文錢一個。即便是這麼便宜的價格,買的人也少,更沒什麼回頭客。這兩年下來,受北方打仗影響,外頭的物價翻著倍地漲,我這竹筐都沒好意思漲個半文。」

原身在陳家時候一文錢都摸不著,所以姜姀並不熟悉山下的物價:「那別家呢,有沒有別家賣的價格可供參考的?」

蘭英嬸笑道:「你猜猜我這手藝怎就賣得出,還不是因為十里八鄉沒一家正經的篾匠。」

姜姀跟著笑:「那這樣更好。此番咱們就說是升級了工藝,明眼人一眼能瞧得出和從前的不同,順著勢把價格抬上去就也合情合理。」

「那你覺得賣多少合適?」

「簸箕三文,竹筐四文,背簍做起來麻煩,且量少,就賣六文。阿嬸您覺得這樣如何?」

「呀,翻這麼多啊。」蘭英嬸道,「我自然不嫌多,就是不知道村民們覺得如何。」

「您看既然竹簸箕做得多,我還有個想法。單買三文一個,買一雙只需要五文。村里都是相熟的鄉鄰,肯定會有想要湊單買的。薄利多銷村民們高興,咱們也不虧。」

「還是你的腦子好用。就按你說的,反正咱們這回就在山下的村里試試,不走遠。要定價不合適,後面再改也成。」

兩家人就此約定好,明日一早讓沈獵戶幫著,把東西挑到村子裡賣。至於蘭英嬸,她留在家裡照顧嬌嬌,順帶給出門的幾個準備回來後的餐食。

姜姀和小果走後,屋子裡安靜下來。

蘭英嬸進灶房燒熱水打算刷碗,看見灶台一角放著口麻袋,左瞧右瞧,總覺得眼熟,像是前幾日見過。打開一看,裡面是一袋子舂好的米粒兒。

她登時想起來點什麼:「老頭子你過來瞅瞅,這咋個回事啊。不是不讓她們給糧食嗎,怎的又拿來一袋。」

沈獵戶剛目送完兩人,沒進來,在屋外和嬌嬌一道溜達著消食。

「是我擱在那兒的。小果說,她娘親這幾日夜夜傷心,總覺得我們不收糧食是跟她們生分。說著說著,就開始掉眼淚。我想著算了,那就收一袋米罷,米比面好歹便宜些。」

走到屋外,蘭英嬸捶他一下:「這種話你也信。是阿姀那丫頭心裡頭過意不去,故意讓小果哄你的呢。怎的,這會兒祖宗規矩不重要了?信不信你太爺從祖墳里跳出來抽你。」

「那可不會。」沈獵戶呵呵笑了兩聲,「我太爺沒說過那種規矩。我爺沒有,我爹也沒。」

……

翌日,姜姀天沒亮就起來,和面揉面,在那口沒有鐵鍋的灶膛里悶了幾張餅。

山上山下往返一趟就要個把時辰,再加上白淀村地廣人稀,沿路叫賣不曉得要花去多少時間。為了避免路上挨餓,乾糧肯定要備著。

他們做大人的,忍忍也就算了。但像小果這種腸胃弱的,更加不能久餓。

糜餅剛出爐還脆著。姜姀把面上的灰拍了,露出略有些焦黃的餅皮。兩人正好沒吃朝食,就一人捧著一個坐在門檻上啃。

見沈獵戶挑著扁擔從坡上下來,姜姀三兩口把餅子塞進嘴裡,起身忙迎上去。

「沈叔,您吃過了嗎?」

沈獵戶把扁擔從肩上卸下來,推卻了她幫忙的好意:「吃過了。不用不用,才這點重,我一個人可以。」

門檻上,沉浸式吃飯的小果吃得滿身碎餅渣,用手捻了,連一點點的餅沫子都送進嘴裡:「沈阿公,娘做了餅子給我們當乾糧。咱們一會兒餓了也吃這個。」

「是麼,你阿娘手巧著嘞。分阿公嘗嘗。」

她從剩下的半個餅子裡折出一塊,送進沈獵戶口中:「怎麼樣,好吃嗎?」

「好吃。」沈獵戶道,「就是乾巴了點,沒什麼油水。」

「見笑,家裡沒有油。」

「也沒有像阿公家裡那樣的大鐵鍋。」小果添上一句,被姜姀捂住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