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竹編娘子種田日常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可到底架不住陳三郎在外灑水般的開銷。陳秀花慣著,不僅不制止,還偷摸著給他送錢。還是他人沒以後,討債的追上門來大鬧一通,老爺子才發現原本存錢的罐子空空如也。

為了還債,家裡能變賣的都變賣了。八畝良田只剩下一畝,豬圈裡的豬,棚子裡養的雞鴨,家裡尚能用的桌椅板凳、鍋碗瓢盆,全都被討債的抵現帶走。

再加上陳三郎是染了髒病死在外頭的,按說不能遷回自家祖墳。陳老爺子貼上自己的棺材本,求爺爺告奶奶地找族裡有聲望的長輩說道了好一通,這才讓族裡同意他回來。

這一輪下來,陳家幾乎傾家蕩產。

之後熬了整三年,日子才稍稍好上一點。但和從前完全不能比,頂多稱得上是不至於餓死。所以哪怕是過年這種時候,有口稠粥,也都緊著能下地幹活的男人吃。

像原身和小果這兩個本就不受寵的,大多時候連口稀的都蹭不上。夜裡餓得睡不著,只能爬起來往肚子裡灌涼水。憋個水飽,才能勉強睡上一會兒。

姜姀從二十一世紀穿來,身邊的孩子們個個兒豐衣足食,哪有為口吃食發愁的時候。再看小果,一整個面黃肌瘦,身量上看起來尚不及幼童,可不就是營養不良鬧的。

忍下心酸,姜姀笑著摸了摸她的頭:「小果不怕,吃完了以後還有。娘向你保證,以後絕對不讓我們小果再餓肚子。我們拉鉤。」

小孩子倒是好哄。聽完這話,登時收了臉上的憂慮,伸出髒兮兮的小手:「我相信娘,娘是最厲害的。」

飢餓不等人。姜姀迅速動身,很快把陶釜和破碗清淨。又打了一釜子溪水,在溪邊淘米。

淘米水可有大用,只是眼下沒有多餘的容器。想起來分家帶出來的還有一把柴刀,坡上就是現成的竹林。

她砍下兩根竹子,一部分劈開作柴火用,另外的竹節部分砍斷了做成竹筒杯,把淘米水裝在裡頭,浸上破麻布。

「淘米水可以除霉,一會兒這個麻布就乾淨了,到時候用來擦洗屋子正好。來,先洗手,手指甲縫裡那些泥巴好好搓搓。再把這些個竹筒子和竹葉都拿回去,一會兒吃粥的時候都有用。」

小果得了召喚,屁顛顛地走到溪邊,按照姜姀的指示乖乖照做。

接下來就是摸尋石頭了。屋子裡雖然有灶台,但灶上沒鍋,目前只能將就著在外頭搭個簡易的先用用。

溪邊碎石不少,但大塊的平整的,可以用來搭灶台的卻不多。姜姀挑揀了好一會兒,集齊了一堆,用背簍裝著背回去。

原本還發愁怎麼生火呢,老天爺眷顧,讓她在溪邊淘摸的時候找到了兩塊燧石。這下好了,萬事俱備,可以開始煮粥了。

小果眼巴巴地等,終於等到姜姀把所有材料備齊。

「娘,我來生火。」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小果洗衣做飯樣樣都會。但今日剛下過雨,竹葉還有點泛潮,竹片也是新鮮帶水分的,生火就顯得頗有難度。

姜姀並不催促,看小果急得眉頭緊鎖,只淡淡說了句:「慢慢來,不著急。」

小果咬著牙,手裡拿著燧石嘗試了一遍又一遍。最終生上火的時候,激動地在原地竄得天高:「娘,我做到了。」

姜姀張開雙臂,給了她一個大大的擁抱。

趁燒水的功夫,姜姀沒停下,用剩下的竹竿和竹枝做了把笤帚。

笤帚做到一半時,陶釜里的水咕嚕嚕地煮開。米粒兒已經下鍋,像開花似的在釜里綻開。香氣滿溢出來,勾出了兩人肚子裡的饞蟲。

姜姀瞄向小果。小小的腦袋湊在陶釜旁,嘴唇緊緊抿住,一個勁地咽口水。

她自己也沒好到哪去。可能是這具身體餓得通透,這會子一心只想米粥快快煮熟,然後痛痛快快地喝上一海碗。

這般想著,再低頭看去,陶釜里的白米粥已經浮上來厚厚一層米油。文火在下頭煨著,她用竹筒子盛了,先給小果一碗,叮囑她吹涼了再吃後,自己也盛上來一碗。

第3章 大掃除

太香了。

從前儘管她也生活在山裡,但吃的都是大米飯,頓頓有魚有肉,沒真挨過餓。要缺少什麼,開車去外頭採購,能把半個超市給搬回來。

哪像如今,勞作過後,肢體餓得酸軟,捧著一杯白米粥倒真像是世間珍饈。

小果小心翼翼地朝竹筒子吹氣,生怕把白米粥灑出來一粒。輕啜了一口粥上的米油,她的眼底亮晶晶地泛起光:「娘,這也太香了。比我這輩子吃過的所有東西都香。」

姜姀痴笑了番:「你才多大年紀啊。一輩子長著,以後能吃到的好東西,保准比白米粥更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