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穿越當縣令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378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為了讓百姓們有趁手的物件,買還不行嗎,然後再低價租給農戶。

差不多可以回本的時候,還能折價賣給普通百姓。

這純粹是做好事啊。

算了,這稅收本就是百姓們貢獻的,還有當地商戶們貢獻的,這樣一來,無非是把多繳稅之人的財富,分給窮人罷了。

對有錢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窮人來講,則極為珍貴。

戶司主事換了想法之後,差事倒是越做越好,十分契合紀楚的心意。

可沒想到,朝中調不走紀楚,就想把戶司主事調走。

原因也很簡單。

「紀楚你這裡的人好用啊!」

而且紀楚不拉幫結夥,並不會刻意拉攏誰。

他手底下的人能不好用嗎,隨便放出去一個,都是極厲害的。

一來二去,願意來紀楚身邊「鍍金」的人也越來越多。

只能說另一種雙向奔赴了。

不管怎麼樣,差事還是要走,政務還是要忙,本地無論商業農業,都要發展。

漳興六年五月份,昌河州新增田地八十六萬畝,岐州新增田地四十五萬畝。

新增漁船各五百,三百。

養殖戶增加到六十多家。

當地州學的畜牧專業,隱隱有單分出來的跡象。

沒辦法,衝著畜牧專業來的學生跟夫子越來越多,關內外不少人都想來學習。

對此紀楚很是支持,這本就應該作為單獨的一所學校,牲畜養好了於國於民都有利。

而昌河州廣闊的土地,給更多人帶來機遇,也容納得了這麼多人,這麼多產業。

他們這裡,在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件事。

有點好笑的是隔壁梁國,梁國國王剛開始還有點掙扎,現在完全不會了。

他們那的官員考慮之後,決定恢復跟平臨國朝廷的朝貢關係,請求朝貢,以降低很多東西的價格。

咱們兩個國家可是鄰居啊。

就百里的距離,商品價格一天一地,誰受得了。

還是趕緊跟平臨國皇帝討饒的好。

對此,紀楚也沒什麼意見,反正廣寧衛的鄧將軍在此,基本不會擔心安全問題。

國內的火器研發還在繼續,聽說做的火炮越來越離譜,海戰基本無敵。

那火炮拉過來一些,足以形成威懾。

看著堅固的城牆,還有成批的火炮,只覺得無比安全,偶爾有挑事的,追個五百里不成問題。

京城那邊肯定是高興的。

若不是去年的旱情,他都想去泰山拜一拜了。

可惜暫時還不行,至少要等百姓生活再好一些,他還真能去封禪?

當年被紀楚「忽悠」著答應,沒想到似乎真的能成。

紀楚「忽悠」他。

他卻不會忽悠紀楚。

昌河州的情況越好,皇帝就越清楚,如今的一切從何而來。

如果靜下心審視紀楚,皇帝只會覺得冷汗直冒。

身邊人還有人勸他,要不要除掉紀楚。

為何?

自然因為,他是個大威脅。

只要紀楚願意,他隨時都能推翻自己,他來當皇帝。

就連皇帝本人,對這件事都沒有絲毫懷疑。

可皇帝看了看進獻讒言的人,直接讓張太監找人把他拖下去砍了。

他瘋了?

招惹一個根本沒有反心的人?

紀楚想當皇帝的時候,自然有這個本事。

但他一旦起兵造反,試圖推翻自己,有一件事無可避免。

那就是平臨國會動盪一陣。

紀楚絕對不會允許這樣的事情發生,他更不會讓自己成為動盪的根源。

因為這一點,皇帝知道,自己這輩子挺穩的。

所以進獻讒言的人該殺。

紀楚本人,則要封賞!

建業侯!

就是你了!

浩浩蕩蕩的封賞隊伍從京城出發。

三十六歲的建業侯紀楚,依舊盤算著怎麼掙錢,怎麼補貼當地百姓,還要再把邊關城牆加固加固。<="<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